央广网

湖南省人民医院科技创新 青年医生挑大梁

2017-03-24 17: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长沙3月24日消息(记者傅蕾 通讯员周瑾容)“青年强则医院强”,青年医生开始在医院崭露头角,不仅在临床医疗一线独当一面,在科研工作中更是挑起了大梁。在3月24日召开的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科技创新大会上,青年医护人员科研成绩骄人,十大“科研能手”中,被称作“小鲜肉”的80后青年占了半壁江山。

  “严进严出”,去世界最好的医院学习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了解和掌握世界最前沿的医学理念和医学技术,”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院长祝益民这样说。

  仅2016年,医院派出40余名青年医生分别赴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医疗机构学习研修。需要获得出国留洋的机会,还是需要有“两把刷子”的,首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其次必须在医院每年一度的“走向国际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样才算拿到了“入场券”,之后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考试考核。

  学习归国之后,他们还需要接受特别的“结业考试”,要在医院进行一次“归国人员汇报演讲”,将在国外学习所见所闻、体会感想在医院周会上进行汇报,同时结合医院和所在科室、专业提出自己的设想。“每个人是一颗种子,要把国外优秀的东西带回来发芽、开花、结果。”祝益民这样要求他的员工。

  洋为中用,“充电”回国大展拳脚

  成伟是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一名医生。今年38岁的成伟,已是一名副教授,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该院模拟医学训练中心的主任。

  “2014年医院派我去美国梅奥医院学习,那里的模拟训练中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在医院的支持下,成伟组建模拟医学训练中心并担任主任。“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仿真人及各种模具上进行操作,开展抢救和手术等各种医学技能的训练。”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莹在英国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大学医院学习期间,观察到在送入急诊科的心跳骤停的病人中,几乎70%以上的患者在发病之后,救护车达到之前第一时间能接受到旁观者规范的CPR,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率。而在国内,接受训练的“第一目击者”却不到1%,意外发生之后绝大部分人都是等待急救车和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很多生命戛然而止。回国之后,黄莹成为了“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的志愿者和导师,利用自身专长,教授普通公众学习基本急救技能。目前受训人次已达2万余人,预约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联手医院的“胸痛中心”,将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连接,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杨科于2016年赴德国研修,归国之后牵头成立前列腺诊疗中心,担任泌尿外四科的主任,是该院最年轻的科主任之一。“去国外学习到了我们这个专业最先进的知识,这帮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找到突破点。”杨科这样说他的留洋收获。

  不负众望,青年医生担纲科技创新“大戏”

  据医院人力资源部统计,该院近3年来派出超过100名出国学习人员,归国后,担任科室负责人,医疗、科研、教学秘书的占到了一半以上,极大促进了医院的医教研工作,为全院职工带了个好头。年度科研创新大会的数据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2016年度医院发表的高质量SCI论文再创新高,几乎等于前两年的总和,其中青年医护人员的贡献达到了二分之一;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科研立项中,则几乎被青年医生包揽,“医院以三个一百万鼓励我们发表高质量论文,配套支持科研经费,前两年顺利发表了SCI论文后,接着就成功的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检验科的青年博士谭超超说。就连反映阶段性科研实绩的成果获奖中,青年医护人员也占据了三分之一。

  青年成长速度有如摧城拔寨,除了政策支持,究竟还有什么秘诀呢?“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领头人为大家树立了标杆,2016年,院长祝益民获得首届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带领医院步入了研究型医院发展轨道,儿科李云主任两鬓飞霜,仍勇夺“科研能手”荣誉,接连斩获两项科研成果奖项,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各科室潜心建设科室人才梯队,2016年,医院的重点专业增加为14个,新开展并获奖的新技术达到24项,传帮带蔚然成风。除此之外,医院上下齐心,2016年搭建了湖南省临床介入研究中心、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科普基地、急诊与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老年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四项省级、校级科研平台,为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搭建了孵育平台,让青年医护人员放开手脚,尤其是两院合并后会唱出一场更加精彩的大戏。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