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12日消息(记者张磊)“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甘肃省,当地以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扎实推进失学辍学冲刺清零行动,逐县逐校、逐户逐生解决问题。目前,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已动态消除,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据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时宁国介绍,教育系统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目标,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联控联保机制,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抓劝返,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全面排查工作盲点,逐个堵住工作“漏洞”,失学辍学这一长期困扰甘肃省教育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劝返复学2568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043人),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无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失学辍学。

  “‘劝得回’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孩子‘坐得住’。”时宁国说,甘肃各地综合考虑复学学生辍学时间、学业水平、身体状况等因素对复学学生进行分类安置,学校结合劝返复学学生年龄、失辍学时间、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等身心发展特点,分析研究制订针对复学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有效解决复学学生返校后“跟不上”“不想上”等问题。并指定教师对复学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组织同学间“手拉手”建立学习对子,防止学生因学习困难而辍学。对未完成学业的复学学生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和教育关爱,累计开展家访6.8万人次,防止复学学生再次辍学。

  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表示,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甘肃省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原则,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大师资保障和学生资助保障力度,在全面完成好改薄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的同时,立足部分群众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距离较远的实际,多渠道筹措资金21.28亿元,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63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1396所,保障了每一名农村学生稳定就近入学。还投入资金12.8亿元实施“温暖工程”“周转宿舍”等省列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了深度贫困县48万名师生采暖和6.6万名教师住宿问题。

  此外,甘肃省还着眼“教得好”,提质抓师资,率先在全国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偏远乡村学校教师月补助超过1000元。近3年通过特岗、支教计划和银龄讲学等项目补充乡村教师2.3万名,国培省培、教师能力提升等项目培训乡村教师42万人次,安排8所师范类院校对口16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互联网+支教”,解决薄弱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王海燕说,目前,甘肃省已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全过程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各类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专门对4类贫困家庭非寄宿制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按寄宿生50%的标准补助生活费,对甘肃籍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每生每年免除2000元保教费,对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寄宿学生和走教教师发放交通补助,筑牢阻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防火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成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巩固提高、丰富发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推动教育扶贫由‘结果型’向‘质量型’转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王海燕表示,下一步,甘肃省将围绕教育“十四五”和“2035”目标,科学设计、搭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政策和制度体系,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教育提质增效发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效,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