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记者王晶)楼房浸水,地铁被淹,人员被困……眼下,河南郑州等地正在经历暴雨大考。21日下午,央广网记者就外界最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副院长、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吕红亮。

一问:河南内涝,根源到底在哪?

吕红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州这次严重的内涝,更大程度上还是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他解释称,一小时降了去年全年1/3的雨量,达到千年一遇的水平。“我们对降雨强度的认识是百年一遇的水平,对城市排涝工程建设的标准是十年一遇的尺度。不能或者不适合靠工程措施或者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来实现抵御这样的强降雨风险。”他认为,认识这次强降雨带来的灾难和危害,可能需要放到较长时间、较大空间的维度上来讨论。

吕红亮表示,以往的规划很少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和可能性,今后就需要更加关注,比如城市绿廊绿隔、河湖湿地的保留与恢复。对郑州而言,黄河是城市悬河,向外排水要从淮河通道,地势平坦而低洼,排水相对困难,更要重视雨洪调蓄与行泄空间的预留。

针对近年来城市高强度、高密度开发的特征,他建议,要适当推行低密度开发,城市形态尽量舒展。“因为水往低处流,我们需要给河流以空间,给雨水以空间。此外,防护设施建设应当考虑冗余和超前建设,像荷兰近二十年来开展的‘还地于河’工程、马仕朗大坝,以及日本和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深层储排水系统,都体现了这样的思维。”他说。

二问:应对特大暴雨,有何最优方案?

作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郑州已经建设近五年。这次特大暴雨,让不少人对海绵城市有所诟病。吕红亮对此表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不能否定海绵城市的作用,但也不能夸大其功能,海绵城市的设计也有蓄水标准。“就像一小块海绵,倒一碗水可以吸进去,但如果一次倒一桶水,可能就是另外的效果。”

面对特大暴雨,如何既治标又治本?吕红亮告诉记者,地方的暴雨强度公式应加紧修订。近三十年来,降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同样,新一线城市以及其他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城市,应该考虑适当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防范标准,规划适度冗余,保证建设冗余和弹性。

与此同时,他提及,常提到的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也要有更精细化的布置。比如,在提高控制和抵御洪涝的能力方面,最先要做到的,是尽量把洪涝控制在城市之外。“通过河湖湿地、调蓄和行泄空间的管控预留与建设,提高对暴雨的抵御、消减和调蓄作用。”吕红亮表示,像这次河南的情况,在郑州以及其他一些新一线城市,都面临着城市规模持续增长,因此必须要有这样的思维。

除了大范围的控制洪涝,提高县域地区的承受能力也是要害所在。吕红亮解释说,这次的降雨中心并不在郑州市中心,而分散式的小县城或因低密度被忽视了,但其设施水平相对较低、脆弱,应急响应能力弱,同样可能导致相对较大的损失。与之相对,新城新区由于规划得当,在灾难来临时受影响比较小。比如此次的郑东新区和曾遭受台风过境时的天津中新生态城。要适度提高新城新区建设标准和推动低影响开发,其中包括提高城市建设标高、行泄通道预留标准和排水管网能力。

三问:城市内涝,最大的误区在哪?

接受采访时,吕红亮反复强调,城市排水系统、生命线工程规划建设适度冗余是必要的。相应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保障。新城新区要重视,老城区也需要关注。“现在普遍存在‘新城高标准,老城低标准’的问题,需要逐步补好欠账。”他说。

当然,缓解城市内涝,需要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职责和职能上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现在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必须要面对城市内涝问题。从源头上重视,给雨水留有空间,包括科学编制相关规划、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汛前安全检查、应急保障能力等建设。”他认为,这些都应该要纳入政府考核,包括地上地下的一体规划、建设的思想,地方政府需要纠正长期以来“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误区。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却能起到关键作用。“提高城市的灾害应急响应和恢复能力。“吕红亮举例称,这次河南的情况,尤其郑州,五天前就判断可能有极端强降雨,应当可以提前布置措施,包括临时居家办公、减少会议、应急防护装备和人员提前到位等。对于地铁被淹,是否可以提前通知,理论上可以做到多争取至少10分钟的准备时间,而不是洪水快到车头才发现。

这也是城市内涝治理当中最大的盲区之一。

他建议,未来,当城市在洪涝中受灾时,要通过有效的保险手段、社区共治等方式快速恢复城市部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