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蓝皮书:京津冀养老“打通”发展 为未来劳动力自由流动减去“后顾之忧”

2018-09-10 20: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梁爽)京津冀地区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区域,自2009年人口规模突破1亿人以来,人口增长速度稳定在1.5%。同时,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圈,还肩负着提升中国经济世界竞争力的重要责任。

  “经济发展中,保障各地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成为确保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可为未来三地劳动力自由流动做到保障。”据近日在京发布的《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北京居家养老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一种,而稳定的养老保障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基础。

  北京2030年老年人口将超500万

  目前,北京市的东城区、西城区等老城区的非劳动人口占比持续升高,而且增长趋势明显。究其根源,蓝皮书指出,不可媲美的养老政策和养老服务成为劳动力流向北京的重要原因。

  蓝皮书认为,一方面是北京优异的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生活以及教育服务等资源;另一方面是当前京津冀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甚至是养老服务补贴等资源都是不能跨区域流动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京津贡献了自己的劳动力,即使想去更适宜的地方养老,因为无法带走自己的各种保障,因此也只能选择留在京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打通”养老服务不可忽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统筹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蓝皮书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48.4万,户籍老年人口329.2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4.1%,远超于国际标准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根据北京市老龄办有关推测,2020年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占总常驻人口的20%左右;2030年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占总常住人口的30%左右,届时北京将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不仅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人口老龄化也将急剧加深。其中京津人口老龄的高龄化和失能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4.27%,天津市也达到11.13%,高龄化和失能化趋势的加剧,对京津两地的年老长期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困难也日益突出。中国养老的难点在农村,河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其养老问题非常突出。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的户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60%。

  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和养老压力各有不同,目前三地并未实现优势互补,未来将会影响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活力。

  跨省养老 异地就医结算打破行政障碍

  蓝皮书指出,实现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则益处颇多。一则可以为京津老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提高生活质量;二则可以实现疏解北京非经济活动人口,保持京津冀核心区的经济活力;三则可以促进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河北省的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而且为其他区域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随着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的打通和推进,很多北京老人到河北、天津养老,看病成为了“跨省养老”的老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蓝皮书中提到,截止2017年6月,京津冀共有66家医院开通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同时,北京市逐渐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将直接结算备案人员的范围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扩大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接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院也将尽快拓展至北京市内所有三级定点医院。

  京津冀地区利用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三地异地就医的及时、统一、有效保障,给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提供了启示。对于未来三地养老服务的开展,蓝皮书指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仅靠行政力量无法实现,具体到项目落实,还需要尊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编辑: 田甜

蓝皮书:京津冀养老“打通”发展 为未来劳动力自由流动减去“后顾之忧”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区域,自2009年人口规模突破1亿人以来,人口增长速度稳定在1.5%。同时,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圈,还肩负着提升中国经济世界竞争力的重要责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