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谁不说咱家乡好】合肥市长凌云:敢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

2018-03-09 12:32:00来源:央广网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最深的体会是一个“新”字。这个“新”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新时代,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作为一名代表,我感觉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长凌云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坐落于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顺利开通;世界首款智能交互客服机器人由科大讯飞公司研发应用……

  提起安徽合肥,钟灵毓秀的江淮风韵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却是“创新”。

  凌云告诉记者,近年来,合肥正通过一大批“高精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高地”的城市新名片。

  创新引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数据显示, 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达到7213.5亿元,增长8.5%,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10位。

  “城市规模不大,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并不便利……曾经的合肥在整个中国经济版图中并不起眼。”凌云说,不具先天优势的合肥,之所以能以追赶者姿态在全国城市竞争中不断跨越赶超,主要是因为“创新”的支撑。

  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铁基超导……一项项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印证合肥在创新路上的坚实轨迹。凌云告诉记者,近年来,合肥把创新驱动作为战略支撑,坚持以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转型增强经济韧劲。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为自主创新成果“点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习近平对合肥的嘱托,让有着创新基因的合肥人更有干劲。

  上海第一,合肥第二,目前全国只有三个。”2017年1月1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准安徽省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合肥打造创新之都的重要标志。

  2017年4月,合肥成功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正式成为制造业“国家队”12名成员之一。同年,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引江济淮三个安徽省“一号工程”全面开工,为合肥科技创新再添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长凌云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 央广网记者 李雪南 摄

  布局产业:敢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

  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效最终要体现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上

  “以白色家电为引领的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之地;智能语音、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跻身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正式下线生产,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的里程碑;量子通讯技术等未来产业也在全面布局……”凌云告诉记者,近年来,合肥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旧到新的过程。

  2017年,合肥产业转型迈出重大步伐。以“三重一创”建设为统领,新型显示、机器人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建设,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领跑全省,首批4个市级基地认定挂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产业升级还要再上新高度,敢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在凌云看来,合肥不仅要做奋发有为、不断超越的追赶者,未来创新发展中,还要当好排头兵、先锋队,以领跑者的姿态不断向前跨越。

  面向未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采访中,凌云多次提及这句话。

  “唐朝合肥就能造船;李鸿章开创了近代中国数个第一,肥西小井庄是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凌云说,正是敢于创新的历史基因、敢走新路的思想传统和砥砺前行的奋斗者姿态让合肥有着不竭的创新动力。

  凌云告诉记者,如今的合肥剑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在全球有影响,在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中,要在全国有位置。”

  “一份投入,一份产出。”如何实现“国际化创新之都”的长远目标?凌云认为,关键在于舍得投入、敢于投入。

  据凌云介绍,近年来,合肥从未停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断加快建设,离子医学中心、安徽创新馆等建设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大力扶植,支撑合肥产业创新;此外,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学城等创新平台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未来合肥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能力。”凌云告诉记者,未来5年,合肥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植力度,同时发挥富集的高校资源和充裕的人才条件,让合肥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和全国重要教育科研区

  人才荟萃:好生态引来金凤凰

  “合肥一都会,世号征战地。”创业创新,离不开一个“人”字。凌云说,近年来,无数学子、青年才俊从世界各地聚集合肥,在这里找到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平台,也为合肥注入创新创业的活力。

  “哈佛八剑客”追梦合肥科学岛成为人才回归、创新报国的时代佳话。

  科学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2009年开始,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等8位在美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相继归国,扎根科学岛,潜心从事前沿科学研究,被称为“哈佛八剑客”。通过多年努力,“哈佛八剑客”不仅将科学岛里的强磁场科学实验装置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实验装置,他们的很多科研成果也引起国外科学团队的关注。

  合肥科学岛像是一个强磁场,吸引更多人才到合肥来。凌云说,如今“哈佛八剑客”工作的科学岛上,已吸引各类海归人才接近五百人。

  “产业层级不断提升,让更多的科技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凌云表示,随着产业升级,合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集聚人才的重要载体。

  凌云告诉记者,合肥一直贯彻地方服务高校、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打造创城融合、产城融合、学城融合。“我们不仅服务好在肥高校,同时还积极争取全国著名高校落户合肥,建立创新研发平台,在促进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也为合肥集聚更多人才。

  采访中,凌云提出了“生态+创新”理念,突出王咀湖、南艳湖、少荃湖等重点区域,以最美的自然生态集聚最高端的创新资源。“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建的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院就坐落在高新区的王咀湖旁边,有山有水;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于三十岗乡,那里绿化覆盖率达80%。”

  “我们把最美的环境留给高校,留给人才,让他们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让合肥真正成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凌云说。

 

  专访视频:陈兆国 黄一博 潘剑

  动漫视频:冯源 郑平平 张佳琪

  摄影:李雪南

  设计:张慧玲

编辑: 王文伟

【谁不说咱家乡好】合肥市长凌云:敢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

提起安徽合肥,钟灵毓秀的江淮风韵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却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