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追梦人】大山“愚公” 绝壁凿出脱贫路

2019-07-09 15:02:00来源:央广网

  魏登殿,男,回族,1954年6月生,1971年7月入党,1975年9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党代表,现任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

  在担任村干部的40年时间里,他带领全村群众,克难战困,让曾经是“五无”(无地、无水、无电、无路、无房)村、全市海拔最高行政村的坎子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舍小家顾大家,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华美乐章。

  绝壁之上修出山路

  1975年,21岁的魏登殿从部队复员,被推举为村支书。“路,是坎子山人的命。”修路,成了他魂牵梦萦的牵挂。

  魏登殿清楚地记得,出任村支书不久,年方20多岁的村民马康荣夜间出行时,不慎摔下山崖丧命,家人哭断肝肠。这更加坚定了他修路的决心。然而,村里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怎么办?1977年初,魏登殿挎着军用水壶,背着4个如锅盖般大小的火烧馍,乘帆布篷货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颠簸三天后,来到原郧阳地区行署找相关领导请求支持。

  在诉说坎子山村民出行之难,经过一次次论证修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后,他争取到了打通山路的“第一桶金”。他组建起回民小组、汉胞小组,今天搞竞赛,明天搞评比,肩挑、背驮、手刨。近一年的人海战术后,一条5公里“之”形盘山公路于当年年底竣工,山上到集镇车程从5小时缩至15分钟。

  一条主干道仍无法解决村民出行难。这之后,他不断跑部门、争取项目、组织村民动手干,坎子山上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2003年,坎子山村通组公路贯通,次年率先在乡里实现村级路面硬化,2008年修通村级断头路,2015年道路全面升级,6米宽的通村路修道群众家门口,全村共修起“出山”大道40公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历史一去不返。

  通水通电筑“团结路”

  路慢慢解决了,但坎子山村还缺水、缺电。为通电,魏登殿也费尽了脑筋。

  1992年,魏登殿跑到邻近的陕西省镇安县供电公司反复恳请,也当过兵的对方负责人被深深打动,终于同意“借电”。

  但架线资金是个难题。不能等!魏登殿个人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后,仍需每家出资350元,当时这对村民们可不是个小数目。老魏想了个主意,可以物资相抵。一时间,村民们送苞谷、扛土豆、背黄豆、拎鸡蛋等,成群结队送到村委会。老魏和村干部忙得前脚拌后腿,将一批批土特产送到集镇上出售换钱。

  1992年8月14日,山上通电了,村民们说“魏等电”化身了“魏灯电”。“那是记忆中永远闪光的日子。”魏登殿说。

  通水,同样充满艰辛。?吃水贵如油,家家为水愁。挑水等半晌,为水把命丧——这是坎子山人曾经的心头之痛。

  一件事至今让坎子山人心酸:5组村民邹克明卧病在床,其妻往返5公里取水到家门口时不慎跌倒,水全部泼掉,气得用麻绳寻短见。村民将其救醒后,她哭着说:“幸亏没死,死了办丧事得要多少水啊!”

  这悲怆的哭喊,叫魏登殿心急如焚。1997年,他争取政府投资、发动村民集资,筹集上百万元修水窖、管道,引来山泉水,解决村民用水之困。

  精准扶贫建“致富路”

  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坎子山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但魏登殿仍不满足于这些。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

  致富一方乡亲,老魏瞄准了脚下这片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美化山村搞旅游。

  做起来可真不易。满山都是石窝窝,锄头挖下叮当响,辛苦种下的苞谷,亩单产难超50公斤。1986年以前,坎子山村的老百姓常常饿肚子。苞谷单产不超过50公斤,连成本的一半都不到。种了亏,不种饿肚子,怎么办?魏登殿带领全村老百姓开展整地。当时的坎子山村除了麻凼有点好地以外,到处是石窝窝,锄头一去叮当响,震得人虎口发麻。要想粮食丰收,首先需要好地,在魏登殿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齐参与,苦战一冬,硬是整理出了700多亩好地。随后,魏登殿到农业部门“取经”,请技术人员指导,在全县率先搞起了地膜覆盖。由于抢住了农时,当年单产就提高到350公斤。

  农民的腰包鼓了,可老魏又坐不住了。作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魏登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蔬菜产业,注册了“坎子山”牌农特产品商标,坎子山的牛肉、羊肉、玉米、土豆、核桃成了市场上的紧俏商品。着眼长远在山上种植5000亩华山松,10年后华山松成林后村民卖松籽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业是魏登殿的梦想。坎子山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被省国土资源厅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魏登殿组织人力对境内万亩石林进行初步开发,2018年坎子山石林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为什么要将主干道从3米拓宽到6米?就是为了让旅游大巴能够上山,将村里的万亩石林和溶洞等旅游资源变现,让村民能够吃上旅游饭。”魏登殿如是说。

  工作中魏登殿始终坚持责任心是做人之本,责任心是成事之源,个人的责任心关乎集体大局,工作中始终以爱岗敬业、爱村如家的心态奋斗着。相知一生,相依一世,这就是魏登殿同志的生活写照,一个坚守坎子山44年老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报送单位:湖北省网信办 作者:杨启飞 陈迪祥)

编辑: 胡莹莹

【共和国追梦人】大山“愚公” 绝壁凿出脱贫路

相知一生,相依一世,这就是魏登殿同志的生活写照,一个坚守坎子山44年老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