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胡锦矗在他的实验室工作。(图片来源:四川省网信办)

  人物名片

  胡锦矗,男,汉族,1929 年 3 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1987 年,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991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 年,荣获濒危动物研究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2008 年,荣获“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2010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 年 10 月,被评为“第六届四川省道德模范”。

  

  胡锦矗给研究生上课。(图片来源:四川省网信办)

  如往常一样,90岁的胡锦矗在家吃过早饭,拎上帆布包步行到办公室“上班”,距离正式退休已经10 年了,但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仍为他保留一间专属办公室。胡锦矗每天过来,朝九晚五,几乎从不缺勤。胡锦矗的办公室位于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楼内。办公室布置很简单,一台电脑、几幅字画、十余盆花草和一大堆关于大熊猫的书籍和照片。胡锦矗研究大熊猫已有 45 年,常常会有前来拜访的年轻人调侃道:“呀,这么大的专家怎么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胡锦矗听后哈哈大笑,回道:“这里离大熊猫近一点嘞!”

  

  胡锦矗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图片来源:四川省网信办)

  其实,胡锦矗并非一开始就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1957 年,28 岁的他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抱着建设新中国的一腔热血,胡锦矗义无反顾地回到四川省。可他头一天到成都市,第二天领导就找他谈话。“你到南充(市)去吧。”领导直截了当地说。那一年,南充师专 ( 现西华师范大学 ) 生物系刚刚成立,急需专业教师。“好啊。”胡锦矗爽快的回答,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直接到了南充市。

  胡锦矗埋头苦干,15 年的时间转瞬即逝。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前往动物园参观大熊猫时,尼克松夫人试探性地提出想要大熊猫。于是4 月26 日,两只可爱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动物园,并受到极大欢迎,“熊猫外交”由此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可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当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1973 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区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起来。1974 年,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建一支 30 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当时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人行走其中,很多时候必须手脚并用。胡锦矗也不知自己怎么走的,深一脚浅一脚竟然走了 9 万公里。一次,胡锦矗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摩天岭独自追踪大熊猫,突然遭遇暴风雪。从早晨至深夜,胡锦矗连续走了14 个小时,热气从他的身体一点点流失,体力也逐渐消耗殆尽。他近乎绝望地朝着天空举起步枪,“砰”的一声,子弹带着他最后的希望向天空飞去。枪声惊动了七八里外的同事们,他们循声赶来,找到了冻僵成“雪人”的胡锦矗。等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哭泣。

  

  胡锦矗与弟子魏辅文参加学术会议。(图片来源:四川省网信办)

  胡锦矗作为调查队队长,考察了四川省所有的大熊猫栖息地。在此期间,他发明了通过对大熊猫的粪便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大熊猫的年纪、成长史、发情期、种群数量及各种群中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和规律的方法。胡锦矗发明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

  胡锦矗带领“野调队”,用时4 年,写出一份 20 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确认中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 2400 余只。根据调查报告的反映情况,国务院批准,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 2 万公顷扩建为 20 万公顷。同时直接促成了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等 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

  胡锦矗在大熊猫科研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热情。1980 年,听说有一只大熊猫死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盐井乡汪家沟的丛林里。他立即带上手术工具,找到已经高度腐烂的大熊猫尸体并进行解剖,从中取出 2336 条蛔虫。于是,大熊猫研究史上有了第一个关于蛔虫病的详细记录。

  

  胡锦矗指导青年教师。(图片来源:四川省网信办)

  1978 年,胡锦矗和有关研究人员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世界上首个野生大熊猫观察站——“五一棚”(因观察站的帐篷距离水源地有51步台阶,故取名“五一棚”)。在这里,胡锦矗坚持工作了 7 年,一边向当地居民灌输保护大熊猫的意识,一边进行野生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1980年,中国首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五一棚”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么多年来,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以“五一棚”为起点,如胡锦矗一样,将他们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大熊猫保护事业。(报送单位四川省网信办 作者: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