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今日话题 > 正文

手机召车"加价"变身"小费"难取缔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

2013-07-18 09:52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在市交通委明令禁止手机召车软件不允许“加价”召车后,昨天记者发现,市场上运营活跃的几种手机召车软件,确实取消了“加价”按钮,但却摇身一变成了“小费”。此外,各软件商推行的语音叫车,也在诱导乘客用语音叫车时加价,这种不落字面的加价让管理部门更难查证。

手机召车加价变相成小费 不落字面查处难度加大>>>

    “嘀嘀打车”在预约叫车的界面,“小费”下面有三个选项,分别是5元、10元和20元;即时约车是语音呼叫,没有“小费”的显示。但系统也诱导乘客在叫车时加价,系统的“叫车攻略”第三招,就是“加价叫车”。

  打开“快的”的约车界面,最上面一栏是起点和终点,接下来是用车时间,然后就是“小费”按钮,虽然只有5元,但是可以重复点击,最高“封顶”50元。

  “易达出行”更是直接,在约车界面上下方,显示“调度费”,有5个选项,最低5元,最高也是50元。

    据了解,市交通委此前发布的电召管理细则明确规定,需要有统一的呼叫记录,这就要求有统一的信息记录格式。但从目前语音叫车的情况来说,电脑后台要系统识别并形成规范的信息还存在问题。这种不落字面的加价让管理部门查处起来更有难度。

“嘀嘀打车”手机叫车存漏洞 京城黑车浑水摸鱼>>>

    “我通过‘嘀嘀打车’叫了一辆出租车,却没想到来拉活儿的是辆‘黑车’。”昨天,有乘客向记者反映了自己的“打车奇遇”。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场上手机召车软件“鱼龙混杂”,而且大多数软件存在漏洞,即只要用正规司机的信息注册成功,就能收到乘客的召车信息参与“抢单”,结果导致有些“黑车”司机乘机“浑水摸鱼”。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官方”手机召车平台已经设了一道信息认证的“门槛”,试图以此“堵漏”。

一款打车“神器” 让打车不再靠等>>>

    日前,一款名为“快的打车”的打车软件现身,声称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轻松打的。然而,在为打车带来便利的同时,该软件自带的“加价”功能又引发乘客热议。记者随后在街头多次体验了这款“打车神器”。

    “快的打车”是否如传说中一般简单高效呢?记者随后通过一组实验发现,高峰时期打车前往闹市依旧困难。

    那么是否意味着这款软件在交通拥堵地段一无是处呢?其实也不尽然,“你要肯加价,就算在闹市区,几分钟之内肯定有人接单。”张师傅所说的加价,是“快的打车”的一项功能,目的就是通过加价调动司机积极性。

打车软件市场面临混乱 前景让人堪忧>>>

    作为第三方召车服务,打车软件直接对原有出租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构成挑战。首先受影响的,就是由出租车公司自己打造的电话召车平台。由于打车软件的流行,由金银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96103北京叫车服务网平台订单量锐减。而银建、金建、金银建3家属于北京银建集团下的出租车公司,车辆规模占据北京出租车总量6.66万的20%。目前,大的出租车公司或有政府行业背景的出租车行业协会已介入打车软件市场,他们的优势会比独立的软件运营商更明显。

    手机软件介入电召服务平台后,电召服务费的利益分配成为了焦点。然而,针对这一利益分配的方法细则尚未出台。据悉,目前北京有6.6万辆出租车,按每车每天两单电召生意,如果其中一个来自手机软件召车,那么北京每天就会产生7万元左右的手机打车软件收益,这些钱会在出租车公司和手机软件服务商中间切分。

    一方面,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是打车软件行业和出租车行业的博弈。在打车软件这场利益争夺战中,谁能最终分到蛋糕,还需要市场来回答。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李亚婷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