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崔岔村:党建育出“致富花”

2017-09-18 15:06:00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崔岔,静宁县界石铺镇南部山区一个不起眼的贫困小山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贫困人口23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7.23%。

  近年来,崔岔村广大党员群众在村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下,抢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机遇,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产业支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班子强不强,要靠领头羊;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崔岔村结合村“两委”换届,为村里选出了当家人、主心骨。2014年以来,村党支部依托项目扶持,修通了11公里通村硬化路和16公里产业路,修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完成生态造林2000亩,有效改善了落后的生产条件。同时,带领群众完成危房改造112户,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家家走上了水泥路,建成了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村上引导广大群众建牛棚、栽果树、种全膜洋芋玉米,崔岔村的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通过3年的发展,全村全膜洋芋、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栽植苹果1300亩,建成标准化牛暖棚108座,牛饲养量达到580头,全村10头以上的养牛户达到11户,5头以上的达到45户,形成了人均2亩果园、2亩旱作农业、1亩菜、1头牛的“2211”多元产业格局,人均从种植养殖产业中取得收入357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盼的是服务。崔岔村依托帮扶项目,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村部成为党员群众最爱去的场所,凝聚了党心民心。

  结合全镇“智慧党建”试点,村上连通了“界石之声”广播站,村里响起了“大喇叭”,党员加入了“网上微支部”,外出打工的流动党员可以通过“微信群”听党课、交党费,在家党员通过“空中课堂”就能学到党的政策,群众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气象信息,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长效落实开辟了新途径。

  去年9月,一次意外的机会,村支书赵文学听说定西有山毛桃加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成功例子,他专门组织村上党员群众外出学习“取经”。

  回来之后,村上发动在家妇女上山采摘山毛桃,成立联创手工编织合作社,组织村上的34名巧手妇女搞毛桃核加工,通过合作社统一打磨、贫困户分户编织、村上统一回收销售的方式,制作坐垫、凉席、枕头等工艺品,将一颗颗几分钱的毛桃核“变废为宝”,每斤由2元增值到11元,村集体每斤能获得4元的收入。

  通过土地及房屋出租收益、合作社创收、承包撂荒地经营、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方式,崔岔村集体经济每年有将近1万元的积累,这为村上兴办公益事业提供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增添了为民办事的“底气”。

  如今,崔岔村已由原来的“贫困落后村”转变为附近有名的“致富明星村”,贫困发生率由47.23%下降到2.4%。

编辑: 毕涵琦
关键词: 致富明星村

崔岔村:党建育出“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