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记者宋雪)近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国家公园。记者从10月21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一步,我国将稳步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建立一个动态开放的国家公园储备机制,引导全国各地推动国家公园的创建。

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面积2.2万平方公里,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面积4269平方公里,保存了我国最完整、最多样的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分布地。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面积1280平方公里,实现了福建和江西区域武夷山生态系统整体保护,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三江源国家公园资料图(来源:CFP)

尽快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建立国家公园储备机制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介绍,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国家公园体制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标志着我们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阶段转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要组织编制好这五个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组建好公园的管理机构,依据批复的边界范围进行勘界立标和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登记,还要按照每个国家公园的具体生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要做好保护和社区协调融合,加强了保护站点、巡护监测、科研宣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国家公园的管理能力,也引领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

唐小平表示,要尽快研究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在全面系统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生态功能格局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国进行了自然生态地理单元的区划,在每个区里选择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体现全球价值、国民认同度高,又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科学内涵的区域,作为我们国家公园的候选区,也把这些候选区纳入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是今后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一个基础和依据。

唐小平强调,要建立一个动态开放的国家公园储备机制,引导全国各地推动国家公园的创建。下一步重点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还有广阔的海域创建国家公园。如黄河口、秦岭、若尔盖、南岭、辽河等,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推动后续的正式设立工作。

多年的试点中,我国在生态修护、体制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谈及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唐小平表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既要保护又要安排好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做好每个国家公园的规划,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牢记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把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区、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划到核心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其次,要引导原住居民绿色发展转型,优先考虑当地居民或当地企业参与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项目。最后,要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特别是建设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一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要引导地方建立一些差别化的生态补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