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教育频道 > 教育频道专题 > 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改革之路

招考分离 保证自主招生自主性

2014-04-11 14:06  来源:北京晨报  说两句  分享到:

自主招生新十年

  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过去的十年间,自主招生在争议声中一路前行,并逐渐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渠道。但去年,随着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因违纪被查,人民大学宣布2014年自主招生暂缓一年以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工作,走过十年的自主招生再次走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有关教育公平、招生腐败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主招生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新的十年,被视为中国高考改革破冰之举的自主招生将何去何从?自主招生未来的改革路径将如何设计?

  自主招生“自主”了吗

  争议

  1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以“中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元年”来定义2003年提出的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这充分表明了自主招生在中国考试制度改革问题上所显示的意义。然而身披“自主招生”的光环,我们的自主招生却被有些专家看作是“伪自主招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目前,我国自主招生政策专业性不足,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考生组建专业性团队,且没有依据专业规则进行选拔。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就像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发挥过多作用,影响选拔规律。他建议,在今后的自主招生选拔过程中,行政权力应受到监督甚至限制,但不能压缩自主招生的影响范围。将权力完全下放到专业性团队手中,让每个学生可以充分享受自主招生的优待,使高校和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自主招生推行的这10年间虽饱受争议,但自主招生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也不可能被叫停或取消。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深化教育改革,都将自主招生列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认为,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推行的其实是“伪自主招生”。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形成中学自主教学、大学自主招生,将考试与高校分离。这样,学生便通过拥有充分的选择权而享有监督权,大学则进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调整内部办学机制等以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同时,大学应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行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分离,建立理事会治理机构、实行校长公开遴选、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建立独立运行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具体到招生,则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定招生标准,并公开监督、透明实施。

  而目前,我国的自主招生则是以高考加分形式的变异形态出现,既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也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导致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很多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招考分离 保证自主招生自主性

  破

  解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高考制度,实行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因此,在未来的十年中,自主招生的推行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方向,建立一套真正的自主招生程序。熊丙奇建议,自主招生考试方式可结合学生中学成绩及大学面试成绩作参考,建立统一联考,学生自愿参加,被录取的学生可免试高考,从多所高校中选择其一。熊丙奇表示,当某一名校被考生所选择时,自然会提高它的办学公开性,也会使其根据考生不断调整、改变。这也就实现了自主招生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意义—让大学真正重视受教育者的权利,使其不再是对行政负责,而是对教育和学生负责。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认为,自主招生应更侧重对专业性人才的选拔,避免走上“小高考”的道路。曹保义建议,上级部门应加强规范自主招生的具体细则,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给高校更多的自主选拔权,避免“标准化”选拔方法。

  自主招生招对人了吗

  争议

  2

  2003年,教育部首次提出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时,社会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招收“偏才”、“怪才”。在2003年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提出自主招生是“为了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机制”。然而,随着自主招生工作的推进,自主招生到底是否该招收“偏才”、“怪才”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时任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的秦春华曾公开表示“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秦春华认为,中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不是大学教育的预科班,不是为了上大学而开设的培训班。其次,偏才、怪才的标准很难给予准确界定。到底哪些领域算是偏、算是怪?什么程度算是偏、算是怪?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也很难给出明确的标准。第三,大学的选拔标准带有“指挥棒”性质。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偏才、怪才,出现一大批制造偏才、怪才的培训机构。你需要什么条件就给你出具什么条件。但实际上,这样的偏才、怪才绝不是大学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教训,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第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再用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标准去培养今天的学生。事实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偏才、怪才即使能够进入大学,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更谈不上毕业后实现创新。

  另一方面,关于自主招生社会上还流传着一种观点:自主招生是城里学生和富人的专利。高校的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为自主招生的考题灵活、覆盖面广,而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相对薄弱,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造成知识面相对较窄,通过率自然较低。实践证明,对于自主招生这样的考试,农村学生总是表现出先天不足。自主招生的公平性也因此被质疑。

  破

  解

  制定综合评价标准 招生政策向农村倾斜

  为招收符合高校自身培养目标的创新性人才,学校纷纷出台各自综合评价体系,以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北京大学的“元培评价体系”由350名教授参与选拔,每一名学生都要接受8名以上专家的审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交叉学科创新潜质。而早在教育部提出“选拔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之前,清华大学自主选拔中已经开始展开学科专业面试,各学科专家都为学科专业面试设计了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考核形式,力求能够最准确地评价考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

  为了照顾偏远、贫困地区考生,此前人民大学推出了圆梦计划,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申请“圆梦计划”中学推荐资格的中学应为县及县以下中学。2011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出“自强计划”,在县级及以下中学选才。到了2014年,“自强计划”面对的地区由以往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至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强调,今年“自强计划”着重从扩大面对地区、规模;招收学生类型;参与的高校;中学推荐人数、学生选报学校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于涵表示,2014年“自强计划”招收的学生类型更加全面,832个县以外的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也将首次纳入候选人推荐考查行列;参与的高校扩展至6所,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另外,改变了以往中学只推荐一名学生、学生只能选报一所高校的状况,2014年每个中学可推荐三名学生、每位学生可同时报考三所高校。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自强计划”考试中,清华大学首次为“自强计划”考生单独命题,旨在更好地结合贫困地区考生的教育背景,考查他们的自强精神和发展潜质。笔试内容与高考题型类似,但难度更大。面试除时事热点外,还涉及学生自身经历。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认为,扩大自主招生规模,为更多寒门学子提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将成为自主招生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自主招生是“小高考”吗

  争议

  3

  从2003年试点时的22所高校发展至今日的90所高校,参与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高校队伍正在不断扩军。更多的机会也让考生和家长们感到:自主招生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但事实上,即便是试点范围扩大到90所高校,全国能够通过自主招生上大学的学生也不过是凤毛麟角。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曾表示自主招生针对的是两部分学生:特长显著的和综合素质特别高的。这项政策的本意就是针对少数考生的。少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有关方面数据,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自主招生的优惠也可以进入同样的学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为0.5万人左右,占全国每年近千万考生总量的0.05%。因此,就这个意义看,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

  此外,近年来也有人提出,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还是没能逃脱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学科考试的圈子,这让自主招生看起来不过是一场“小高考”。自主招生的实现方式,是招生学校在高考前自行举行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成绩优异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获得降低分数录取的优惠待遇,通常比该校录取分数线低几分到几十分。

  此外,每年自主招生考试过后,关于考试题目“又偏又怪”的讨论也十分激烈:这些考题真的科学吗?真的能够通过这些考题选出符合高校要求的人才吗?此外,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特长各有不同,一份没有针对性的笔试卷或面试题真的能够凸显学生的特色吗?

  探索分专业选拔 自主招生规模将扩大

  破

  解

  据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介绍,从2014届高中毕业生开始,我国对保送生制度和高考加分制度进行重大调整,以往通过“五大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取得名次可获得保送,今年绝大部分已难以被保送。随着保送生规模的逐渐缩小,自主招生规模随之扩大。于涵介绍说,往年保送生的认定主体是竞赛学生,2013年清华大学认定了650名保送生,随着政策的调整,现在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从7000人下降至260人左右。因此,清华大学自主选拔“领军计划”和“拔尖计划”扩大了招生范围,承接一部分失去保送资格的学生。预计经“拔尖计划”认定的学生人数占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会增加,从往年的1%增加到近10%。

  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钮小桦则表示,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虽日趋成熟,但在推行过程中与其选拔专业性人才的初衷有所出入。钮小桦认为,对于“术业有专攻”的学生而言,统一的评分标准、考量办法,不仅不能为高校输送专业性人才,更会导致这类学生某项天赋的“夭折”。在多样性培养计划的氛围下,高校应制定多样性选拔标准与其配套,通过专业团队对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选拔。钮小桦建议,高校可将自主招生提前到高中甚至更早的学龄阶段,通过与中学校长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由中学校长推荐专业人才,高校进行长期观察、考量,以保护学生的兴趣及专业天赋不被破坏,保持其成长链条的连贯性。

  北京化工大学招办主任赵静认为还需在分类选拔、考试、资格认定和录取优惠政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例如,在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面试的内容和环节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面试成绩在自主招生中所占权重。再有,在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加大更加完善而可信的测试及评价结果在自主招生考核标准中所占的比重。

  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特色,部分高校也开始试行按学科进行自主招生。2012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试行“光华自主招生计划”,在北大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增加学院对本科生的单独自主选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将试行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选拔录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专家组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参加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的测试(笔试和面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根据初审情况及测试成绩,对优秀者给予2014年北京大学在当地高考一批录取线下最高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计划也根据不同学科分为星光计划、引领计划和攀登计划。其中引领计划主要招收教育学专业人才,攀登计划则主要针对对哲学、天文领域感兴趣的学生。自主招生过程中按学科的细分,或将能够发掘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的学生的潜能。

  晨报记者 王璐 李佳 王斌 刘佳

  自主招生

  十年大事记

  2003年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获教育部批准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2006年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5所高校,开始实行自主招生笔试联考。

  2009年

  高校联合自招,“华约”、“北约”成立。

  北大开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2010年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9所“985工程”高校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卓越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华约”将命题和阅卷权移交考试院组织,“华约”“AAA测试”题目开始趋于标准化。

  清华、北大开始举办自主招生夏令营。

  2011年

  卓越大学联盟首次招生。

  保送生考试和自主招生考试分开进行。

  清华实施“百年计划”,人大实施“圆梦计划”。

  2012年

  “北约”将阅卷权移交给考试院组织,“北约”题目开始趋于标准化。

  清华大学启动“新百年计划”、“自强计划”、“领军计划”,自主招生考试加入体测项目。

  2013年

  “北约”、“华约”、“卓越联盟”自主招生联考缩减考试科目。

  北京工业大学首次尝试自主招生。

  教育部提出自主招生将实行准入退出机制。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宣布2014年自主招生暂缓一年。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单晓琳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教育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