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青岛39中的“海洋教育”怎么还学生一片“蓝海”?

2017-07-17 16:47:00来源:校长会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校自主变革”高峰论坛上,青岛三十九中一个高二的女生赵宁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6月的一天,正当青岛市民准备迎接“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时,青岛近海海域突然爆发了一场浒苔灾害。

  为了保证奥运赛事的顺利举行,岛城数万军民迅速打响“浒苔歼灭战”。当时只有9岁的赵宁静,也跟着爸爸加入了捡拾清理浒苔的行动。

  “这么多绿油油的浒苔,能不能变成对人有用的东西呢?”赵宁静问爸爸。“这是个好问题!”爸爸高兴地说,“好像浒苔含有很多蛋白质和营养成分,等你长大之后,可以好好研究研究!”“好!”如何让浒苔变废为宝的问题,就此深藏在了赵宁静儿时的心灵深处。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2015年暑假,刚刚考上青岛三十九中的她,在暑期衔接课程中,就有了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实验研究的机会。

  在青岛三十九中蓝色海洋教育博士工作站白晓歌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王世欣博士的联合指导下,赵宁静和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了“浒苔多糖的提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小课题实验研究,从浒苔中提取了多糖,还提高了多糖的提取率,并发现浒苔多糖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最后,他们还亲手将实验成果制作成了胶囊,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自主选择课题和实验研究的机会!”赵宁静和她的课题组成员说。“课题研究”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讲还是个神秘的领域,但在青岛三十九中却已成为一种学习常态。“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已成为该校教育的一个特色。

  自2011年以来,该校正式立项研究的学生课题已达三百余个,其中“从海洋贝壳中提取糖蛋白”课题组在首届青岛市海洋教育论坛上受到好评,另有180个学生研究课题先后荣获国家海洋部门宣教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湖沼学会组织的“海洋科研未来之星”奖励。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源自近年来青岛三十九中的蓝色海洋教育理念和特色实践。

  ☉ 青岛39中海洋班学生和白刚勋校长一起进行海上科考实验

  为什么要搞蓝色海洋教育?

  ——破解基础教育难题,培养创新人才

  青岛三十九中,同时也是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2008年底,刚刚上任青岛三十九中校长不久的白刚勋,前去拜访中国海洋大学前任校长管华诗院士。没想到,管华诗院士的一番话,引起了他对高中教育改革的深深思考,管华涛院士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专业的部分学生入学分数很高,但是培养潜力不大。因为他们缺乏对海洋的兴趣,缺乏海洋专业学习的基础,更缺乏海洋专业发展的志向,对于毕业后是否从事海洋专业,也很茫然。”

  白刚勋分析,在现有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方式下,基础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学生的兴趣点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得不到体现;二是片面强调知识学习,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是与高等教育脱节,学生缺乏对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了解。

  “问题就是机遇,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白刚勋认为,基础教育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一是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校内外的资源优势;三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都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

  青岛市也明确提出“开展蓝色海洋教育实验项目”。此外,青岛涉海研究机构众多,学术优势明显,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青岛三十九中在“蓝色海洋教育”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抓住学校课程开发这一重要环节,适度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充分挖掘并整合社会资源,就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白刚勋说。

  在此背景下,以蓝色海洋教育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育人,创新推出海洋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成为青岛三十九中特色办学和改革发展的共识。

  如何构建蓝色海洋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蓝色海洋教育的理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及一系列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首先从何做起呢?在充分调研、酝酿和研讨论证之后,从2009年1月开始,青岛三十九中先期试点开展一些海洋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青岛市中学生海洋冬令营、夏令营,组织学生参加海上科考,举办海洋科普讲座,开展海洋科技小论文评比、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经验。

  经过试点实践,一条蓝色海洋教育的总体思路渐渐明晰:建立教育改革“特区”,设立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班,在全市范围内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以海洋科学研究为载体,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探索出一条发现和培养海洋科学创新人才成长链的有效途径。

  “我们充分发挥涉海科研和教育机构资源优势,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所全面合作,拓宽教育资源,构建基础教育阶段海洋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体系,打造蓝色海洋教育平台,探索建立一套有普遍意义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白刚勋说。

  在国家海洋部门、青岛市教育部门、中国海洋大学、驻青涉海科研单位的支持下,青岛三十九中创制了《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及与之相配的课程方案、发展规定、招生方案,不断完善海洋教育基地建设、海洋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等20余项培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蓝色海洋教育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并成立了专门的海洋教育研究室。

  在招生方面,创新招生办法,设立“海洋班”,刚开始每个年级设置一个“海洋班”,作为独立志愿单独录取,单独编班。实施海大专家、本校教师“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2014年,又获得市教育部门政策支持,在招收两个海洋班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招生。目前,“海洋班”已扩大到一个年级5个班。创新课程内容,构建蓝色海洋教育课程体系,是这一特色办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经过长期探索,青岛三十九中形成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位一体的海洋特色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基础型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完成的必修基础课程进行,重点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同时渗透海洋知识,培养海洋意识,传承海洋文化教育。拓展型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通过专家讲座、海洋课程超市的形式完成,实现了每周一节海洋校本课程。

  该校编辑出版的山东省校本课程海洋系列教材《海洋文化》《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就是这些课程教材的典型代表。实践型课程分为实践考察和课题研究,包括每月一次的海洋实践考察,每学期一项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和海洋游学,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此系统、丰富的海洋课程,师资从哪里来呢?青岛三十九中充分开发利用了校内外科研院所资源。一是聘请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40多位海洋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海洋讲座,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二是招聘海洋专业博士,带领学生开展海洋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先后引进了曾两次参加南极科考的白晓歌博士和以海洋地质为研究方向的王静博士;三是组建本校海洋教育教师团队,多渠道培训教师,提升教师素质;四是聘请海洋专业研究生作为校外辅导员,建立全国首个海洋教育博士工作站,指导学生开展海洋课题研究。目前,已有近百位博士参与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的指导。

  海洋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还需要大量的海洋科教资源和课题实践研究学习。该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部门北海分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一批单位签订联合育人协议,建立海洋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其高水平的实验室完成课题实验。

  海洋实践活动是该校海洋教育实践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实现系列化、课程化、常态化。每年在国家海洋部门北海分机构支持下,开展中学生海上科考活动,学生登上“蛟龙号”深潜器母船“向阳红9号”举行海洋实践活动,与深潜勇士面对面,在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实验室模拟海浪实验,每年开展美国海洋游学等。

  此外,在常态化开展的学生课题研究中,学生根据各自兴趣,形成研究小组,特邀专家教授组成课题评审委员会,论证、指导、评审学生课题,学生在本校海洋科学实验室或涉海大学、研究机构的专业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最后结题汇报,一批批学生课题被专家誉为“中学生做出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仅在高一、高二,学生听的专家讲座在36场以上,实践考察12至16次,进行课题研究2至4项,至少一次海上科考。”白刚勋介绍。

  一切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这样的蓝色海洋教育理念和课程教学改革,又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变化呢?其办学特色又仅止于蓝色海洋教育吗?在此基础上,其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又发生了哪些突破性的变化?

  本文节选自光明日报《教育家》(强学研究版)2017年2月刊。

编辑: 朱敬一
关键词: 青岛39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国家课程;课程体系建设;必修和选修

青岛39中“海洋教育”还学生一片“蓝海”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校自主变革”高峰论坛上,青岛三十九中一个高二的女生赵宁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2015年暑假,刚刚考上青岛三十九中的她,在暑期衔接课程中,就有了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实验研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