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课时改革”来了!秘密在这里……

2017-07-05 17:10:00来源:人民教育

  你的学校还在循规蹈矩地上着40分钟一节课吗?

  你可知道,有些学校的课表已经悄然改变啦。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统一化安排的“课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课时需要重组。

  怎样才能科学有效的地重构课堂教学时间呢?

  上海市江宁学校课时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实践或许会给您带来新的思考。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个性化学习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位学生发展品质”的办学目标,上海市江宁学校以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为切入点,深化课程改革,对构成教学组织形式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和多元组合,即改变教学活动中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课堂教学时间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江宁学校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群体差异以及学习内容的差异,重新划分单位课堂教学时间,打破每节课固定的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确定不同的课时长度。目前,主要进行了以下两种探索。

  

  长短课时结合,让语言学习更科学

  学校前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小学低年级学生有其独特的群体差异:自律、自制能力较差;课堂上注意力易分散;对教师的讲解、机械的重复朗读易产生厌倦心理;语言基础薄弱,对新语言知识的遗忘速度较快,等等。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而后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形成“思维低谷”,每节课学生能够充分有效运用的时间最多只有20分钟。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生学过的知识,20分钟之后忘记约40%,当天忘记约70%,第二天忘记约75%。

  鉴于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以及记忆规律等,学校原来每周三节、每节35分钟的英语课在小学低年级授课时无法充分有效利用,过长且过于分散的课时安排造成了低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处于适宜的语言环境,不能让所学的知识及时复现,更加大了知识的遗忘率。

  基于此,学校对低年级英语、语文的课时进行了分割与重组,施行长短课时结合,重组教学内容,在行动研究中构建长短课时的操作框架与实施策略,探索适应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习惯差异的有效经验。

  具体操作:

  第一步,课时分割:在小学部一二年级,打破英语、语文学科每节课固定为35分钟的课时安排,将其分别分割为15-20分钟左右的短课时,英语学科由每周“3+1”的课时安排改为“4短+1长”的课时安排,即每周4天小课时(每天15-20分钟),1天大课时,周课时量不变;语文学科由每周9课时的安排改为“4短+7长”的课时安排。

  第二步,课时重组:将英语短课时与语文阅读短课时相组合,使一节35分钟的常规课时由英语、语文两门学科组合而成,形成一个完整课时的概念。

  第三步,教学内容重组:短课时并非简单地将原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分为二”,而是对教材中的知识单元体系进行合理的整合重组,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保证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及时复现,发挥短课高频教学的优势,并与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衔接。

  

  比如,沪版牛津英语教材1B第三单元Things around us中三课的教学内容分别是seasons(季节)、weather(天气)、clothes(服饰),为了充分利用短课时的优势,我们将这三课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变成将每一个季节、此季节的天气和此季节所需要的服饰结合在一起,如:spring(春天),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春天的天气),What do you need in spring?(春天的服饰)这些内容同时教学,将原来9课时的内容重新组合成12节短课和3节长课,这样三篇课文分别出现的句型会在每天的英语课上出现,复现率大大提高,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熟练掌握。

  第四步,课时衔接:两节短课时的教师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备课,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适当衔接,还应在上课形式上形成互补,做到动静结合,一张一弛,切实做到充分利用35分钟,发挥教学的有效性。

  70分钟自然课,让学生充分合作与探究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探究内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自然课程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目前每节35分钟的自然课中,因时间限制,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往往更多地停留在操作层面,甚至由老师代讲、代做,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合作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将每周两节35分钟的自然课连排,延长单次课的课时长度,形成70-85分钟“长课时”,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探究时间。

  具体操作:

  第一步,将五年级自然教材(牛津版)进行内容重组,形成七个主题单元:《天气》《常见的化学物质》《平衡、压强和浮力》《人的遗传》《动物的生存》《动物的习性》《电的产生与利用》。

  每个主题单元包含几个主题探究活动,每个探究活动有分层的教学目标、实验项目和相应评价方式,力争每个学生在连续两节课(70-85分钟)的时间里,体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使用工具和收集证据-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交流与表达”的完整探究过程。

  

  第二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一周两节自然课“打包”,两节连排,形成“长课时”。目前有两种课型:一是主题探究活动课,一般两节连上,中间没有课间休息,学生可以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不会因为课时原因造成探究活动的中断或缩短;二是普通教学内容课,一般不采用两节连上,有课间休息时间,第二节课多利用课件、拓展阅读、小组讨论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减轻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有的探究活动并不需要70分钟,但35分钟又不够,这时两节连排的优势更加凸显,老师可以在85分钟(包含课间15分钟)的时间段内根据需要安排下课时间,即把时间分成三段,第一段时间(X)大于35分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第二段中间休息时间(Y)为10-15分钟,第三段时间(Z)小于35分钟,进行第二阶段的教学,这样便形成“X+Y+Z=85分钟”的时间安排。

  70-85分钟的自然课不仅可以保障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还给学生合作提供了时间。我们在自然长课时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建4-6人学习小组(参见表1),形成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模式多样(参见表2),交流充分。

  

  

  组长由小组同学自己选出,不由老师指派,且组长可以轮流担任;角色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活动需要,以学生主动申报为前提,组内商量后决定,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

  为了观察小组合作的过程与效果,对长课时及小组合作进行“微格分析”,学校专门为自然实验室配置了录像设备,每个小组都安装了摄像头和话筒,可以对上课过程和每个小组的合作过程进行实况录像。现在一共录制了13个长课时教学内容。

  目前,学校正在利用微格分析法、时动分析法等,将这些录像课中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细化,并与短课时进行对比,研究长课时的优势以及分析小组成员在学习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及时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课时改革”正在路上。

编辑: 朱敬一
关键词: 教学组织形式;课型;语文学科;个性化学习;课时量

“课时改革”来了!秘密在这里……

上海市江宁学校以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为切入点,深化课程改革,对构成教学组织形式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和多元组合,即改变教学活动中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