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王水发: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探析

2017-07-27 10:56:00来源:校长会
  王水发 教育学博士,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督学

  近些年,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关于“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概念与模式层出不穷。于是,有几个问题便摆在了大家面前,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各种名目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间共通的东西是什么?课堂教学最本质的法则与内在机理是什么?本文试着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的认识基础

  研究课堂教学首先要厘清关于课堂教学的几个核心概念,特别是学习、教学、课堂教学、课堂等。

  (一)关于学习的认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动过程,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个人自主自觉的过程。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则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学习者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反应的结果就是学习者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因此,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又叫做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但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刺激反应的结果应该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图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学习理论叫做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还有一种学习理论叫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我国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问题解决时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最近几年,日本的佐藤学先生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与书本、与外部世界、与他人以及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结果就是会生成很多知识、能力与意义,或许这可以叫做对话主义学习理论。对话学习以平等对话为前提,以文化智力为依据,以工具性学习为必要构成,以创造意义为目标。综上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习的起点,即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本能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都是学习的结果,即学习者的改变,行为的改变或认知的改变;而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对话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则是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接受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主动建构的过程和对话与生成的过程。六种学习理论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完整图景,合力描绘了学习的美妙过程。其中有几个关键词,那就是能动、反应、建构、对话、生成、改变,新课程改革把它们提炼并浓缩为三个词,即自主、合作、探究。简言之,学习是一个学习者通过能动的“对话”,获得积极的反应、主动的建构和动态的生成,从而获得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再简言之,学习是一个能动的“对话”过程。

  (二)关于教学、课堂教学及课堂的认识教学即“教”学生“学”,也即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正如郭思乐先生所说,教学即“帮学”。在对话主义学习理论看来,课堂教学即教师在课堂这个场域当中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有多个维度,包括学生与学习材料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与实践的对话,等等。课堂中发生了“对话”,才能发生学习;教师促进了“对话”,就能促进学习。贝布里斯(N.Burbules)和布鲁斯(B.Bruce)认为,教学就是对话,而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赋权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课堂是一个什么样的场域呢?首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场所的定语是“学生学习”,主谓结构,学生是主体,学习是主体的行为,这就意味着课堂不是教师演讲或“表演”的场所。其次,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这个命题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和学科教师的德育责任,强调了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教考试的地方。再次,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生命成长”便有其自然性、自发性、自由性、自主性、自觉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还要激发学生释放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张扬生命的个性。另外,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于拉丁语“lectio”,拉丁语“lectio”则代表着“阅读和说出来”。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学生“阅读和说出来”,换句话说,如果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阅读和说出来”,那恐怕就不是课堂了。课堂有五个关键要素,一是学生,二是课程内容,三是教师,四是学习资源,五是环境。课堂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此五个关键要素之间“对话”与互动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课堂教学从哪里出发?走向何处?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选择什么路径?到底要达成什么效果?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和教学经验为依据,以教师“如何教”为主线来设计并实施教学,教师们坚持“以教为本”“以教代学”,其结果便慢慢走向了“有教无学”。这是一种“依靠教”的思想。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循“依靠学”的逻辑,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和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为依据,以学生“如何学”为主线(学习活动123……)来设计教学与实施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学习资源,进行智慧导学,这叫做“以学定教”“以学为本”。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如前所述,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来提高并确保这个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学进去”;二是“讲出来”;三是“写下来”。学生完成了此三件事情,也就完整地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也才能确保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是“学进去”。学习即“对话”,“学进去”即发生深度“对话”。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有多个维度。一是与学材发生对话。怎么实现呢?教师要让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二是与同学发生对话。要实现这一步,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分享。三是与教师发生对话。这一步又怎么实现呢?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精彩点拨,以便吸引学生认真听讲,还要善于以问题为纽带(“问题导学”),推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里所说的问题既有教师备课时预设的问题,更有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四是与网络发生对话。要实现学生与网络对话,教师就要精心选择有效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与自适应测评,促进学生个性化生成。五是与实践发生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机会给学生应用体验,实现内化迁移。六是与自己发生对话。学生要与自己对话,教师就要给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体反思,做好总结拓展。

  其次是“讲出来”。学习论告诉我们,只有学习者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建构、思考、想象讲出来,才真正发生了学习。所以,教师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进去”的时候,一定还要引导、要求和鼓励学生“讲出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的时候默默地讲出来,在小组交流、同伴互助的时候积极地讲出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候大胆地讲出来,在总结归纳、反思拓展的时候有条有理地讲出来。而且,教师应要求学生逐渐做到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用规范的语言讲出来,用学科的语言讲出来,用优美的语言讲出来。再次是“写下来”。“写下来”是一个整理思维、内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迁移能力的过程,因而是一个使学习变得真正有效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时进行概括提炼写下来,在听课互动时学会捕捉关键词及时记录写下来,在规范练习、限时训练时有板有眼地写下来,在错题重做时还要不厌其烦地写下来。因为,写下来使人精确,写下来使人深刻,写下来使人严谨,写下来才能更好地使知识内化,使知识转化成能力、升华为智慧。我们常常听到有学生说“我上课能够听懂,可是做练习或者考试就不行”,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学进去”,或者,好像“学进去”了但没有“讲出来”“写下来”,导致学习的过程不完整,学习过程没有完成,所以其学习只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无效的。对于一些需要“做中学”的课程,例如,科学、综合实践、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以及体育、音乐、美术等,教师还应该组织、指导学生“做出来”。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如何来评判课堂教学?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可以有七种简单而有效的评判方法,或者说,可以有七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它们反映了我们所需要的课堂教学七个最本质的要求。

  1.坚持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这个基本的教学原则就是:学生先学、教师后导,简称“先学后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不是被传递的,而是被学习者创造和建构的。学生先学、教师后导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地释放自己的学习潜能,又有利于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更多的生长点和粘着点来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与教师产生更多的共鸣,更好地建构知识与能力,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有人提出,“学生先学”是否会挤占学生太多的课外和校外时间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呢?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那就是“学生先学”不一定要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要在课外,完全可以在课中进行,但是,“先学”必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先学”的质效,“先学”的内容安排要精巧合理,“先学”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先学”的小组交流、同伴互助要落到实处,“先学”的课堂展示与教师导学要恰到好处,教师要“导”准时机、“导”对方法,“导”到合适的程度,“导”出精妙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开发下面这样一个“课堂观察量表”来观课评课、诊断指引。

  2.激发学生两种积极的状态对于学生而言,倾情于“学习”就是探究“自我认同”本身。反之,学生“自我认同”的危机与解体,终将归结为厌学现象。为此,好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课堂对话。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学生积极地认同自我、认同学习、认同相互学习的伙伴、认同守护并援助自己学习的教师。因为认同自我,所以学生独立自主、阳光自信;认同学习,因而学生全情投入、乐此不疲;认同同伴,学生便愿意积极合作、乐于分享;认同教师,学生与教师就会配合默契、互动有序。积极的课堂对话则包括学生积极地与学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对话,它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质疑探究,积极参与、分享交流,师生互动、精彩生成,自觉反思、总结拓展。我们可以使用“课堂观察量表二”来观课、评课:

  3.用好教师三个导学策略佐藤学说,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无非就是三件事:倾听、串联、反刍。其中,倾听是基础,倾听儿童的心声;串联是核心,串联儿童的思考;反刍是关键,反刍儿童的阐述。教师就是通过倾听、串联、反刍,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这里的“串联”,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新学的知识、技能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与方法和规律联系起来,甚至与学科思想及其本质意义联系起来。这里的“反刍”,改为“追问”似乎更好。

  4.提高学生四种学习效果一般而言,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高不高。但是,学生的参与度高并不等于参与水平高,不等于参与质量高,不一定参与效果好。于是,我们还要看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这四个指标结合起来评判一堂课,就比较合理了。5.满足学生五个基本需求正如阿瑟·W·库姆斯[]所言,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并同时避开不能实现自我的群体,这是人类的本性。学生是一群有血有肉、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并且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他们在课堂上能否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能否实现自我,是教师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都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和杜威的人的创造潜能学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五个基本的欲望与需求,即体验与参与的欲望、发现与创造的欲望、交往与互动的欲望、表现与分享的欲望以及受表扬、被认可或被确认的欲望。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这五个基本的欲望与需求,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叶澜教授所说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则一定会忘我学习、激情飞扬、精彩不断、乐此不疲。

  6.落实六种课堂学习活动前面已经谈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进去”需要多维度对话,可以多路径生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讲出来”,促进学生“写下来”甚至“做出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落实好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教师导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等六种学习活动。(1)个体自学。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也是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静心自学的习惯,落实个性化学习,实现差异化发展,体验自主学习和建构的过程,享受走向深刻的快乐,从而学会学习。(2)同伴助学。这里所说的“同伴”可以是2人也可以是多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因为差异。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学的最大资源,学生则互为学习资源。同伴助学易于操作,简单便捷,针对性强,实效性好。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性交往需求,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实现课堂的德育价值。(3)互动展学。“展学”就是要让学生“讲出来”。同时,在“展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成就感、自信心都得到了有效培养。而“展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则能够大大开放内容、关注差异、突出关键点、生成新目标;能够碰撞思想、发现问题、引申拓展、启发思维;教师还能够智慧导学、沟通激励。同时,也体现了师生民主、平等对话和学习共同体文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好。(4)教师导学。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尽管讲授有时候也是必要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事情应该是学生所做不了的事情,比如,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自学,激发学习兴趣,点拨学习方法,拓展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发展。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握恰当的程度,导学恰当的问题,是所谓“智慧导学”。(5)网络拓学。利用畅通、便捷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学生与海量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对话”;可以实现在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上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练习检测与评价反馈。网络技术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全班性分享、互动式交流、生成性拓展以及发展性评价。(6)实践研学。“实践研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是一个课堂升华、学习深化的过程,一个从问题出发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动手实验或实践体验的过程,一个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在应用中生成能力、在探究中体验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过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六种学习活动只规定了课堂的六个行为要素,而要素的先后顺序、时间长短、是否在一节课里全部呈现、怎么表述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是否界线分明,等等,都没有严格的限定,没有“固化”,但它们确实是课堂教学六个关键的行为要素。

  7.体现七个课堂文化元素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样式,那么好的课堂文化是什么样式呢?笔者认为,它一定包含这七个文化元素,那就是: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富于激励的评价策略,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公平关爱的人文环境,不同学科的独特味道,网络应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等等。于是,我们还可以开发“课堂观察量表七”,以此来评判一堂课是否为“好课”。

  以上七个最本质的要求从七个不同的视角描述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安全感、参与感和成就感,因为任何一个课堂表现都会得到大家的接纳与响应;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静心地自主学习、真诚地合作学习和深入地探究学习,因为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做到了“教”服务于“学”。我们知道,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教学习惯,对于教学改革,或者是本能性拒绝,或者有认知性障碍,再或者就是职业倦怠,但是,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在课堂,学校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也在课堂。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循着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持续不断地变革课堂,那么,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快乐与健康,还有我们教师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编辑: 朱敬一
关键词: 学习;教学;课堂教学;文化元素

王水发: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探析

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富于激励的评价策略,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公平关爱的人文环境,不同学科的独特味道,网络应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等等。于是,我们还可以开发“课堂观察量表七”,以此来评判一堂课是否为“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