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分宜7月20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黄传庚 袁亮 沈夏冰)又是一年收获时。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操场乡竹荪种植大棚内,农户们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脱贫户胡传生正弓着腰将出土的竹荪采摘烘干。

胡传生在搬运竹荪

  “10点前要采摘完,不然就会凋谢,影响品质和口感。”大棚内、高温下,胡传生挥汗如雨,却依旧喜笑颜开。

  今年49岁的胡传生是操场乡赤土村人,黝黑的皮肤、消瘦的身材里透着一股子精干。年轻时,他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猪倌”,经营一家生猪养殖场,多的时候规模达到了上百头。由于养殖场选址不合理,环保不达标,也就停止了经营。

胡传生的种植技术得益于陈小平的指导

  条条道路通振兴。2014年,遇到乡里选派的农办主任陈小平与他结对帮扶,从此他拜陈主任为师傅,与竹荪结缘。

  说到种植竹荪,陈小平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早在2012年,他曾赴福建参观学习并尝试种植,肯吃苦、擅钻研,凭借着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硬是摸索出竹荪种植规律和技术,在全乡乃至周边县市推广种植。 

丰收时节,乡里组织志愿者来帮忙

  “菌种很关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胡传生走出困境,陈小平手把手教他竹荪种植技术,包括木屑发酵、选种、播种、覆土、盖膜、烘焙等一整套程序,他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两人经常交流到深夜。有市场、有技术,胡传生干劲十足,从此走上了生猪养殖向竹荪种植的转型之路。

丰收时节,乡里组织志愿者来帮忙

  第一年他投入4万元种植5亩竹荪,由于经验不足,刨去成本净收入只有2万多元;第二年,他种植7亩竹荪,净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第三年,他扩大规模种植了10亩,净收入8万余元……

  “今年种植了20亩,受天气影响,产量一般,但价钱很好。”尝到了产业的甜头,胡传生越干越有劲。如今,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目前,该乡竹荪种植面积达100余亩,年产值150万元,小菌菇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门路,富了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