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清:做工作上的有心人

2016-05-19 15:45:00来源:中工网

101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安门金水桥绿植养护班班长王水清

  开栏的话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劳模是时代永远的领跑者。

  长期以来,首都劳模群体发挥工人阶级领头羊作用,为首都建设、改革、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进入新时期以来,新的首都劳模群体锐意创新、甘于奉献,发挥大国工匠精神,正在谱写着灿烂的时代新篇章。

  在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从今日起,特推出“时代楷模”专栏,重点推介一批新时期首都劳模群像,意在进一步弘扬首都劳模精神,引领广大职工投身首都“十三五”建设事业,敬请垂注!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园林人王水清正送走夜幕迎来朝霞,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王水清是北京金都园林绿化公司天安门金水桥绿植养护班班长,负责“神州第一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的绿植养护。东起东单,西至西单,从天安门城楼前到正阳门,25万平方米的绿地是王水清班组所负责的范围。

  如果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那么天安门前的这群园林人则是金水桥畔的“梳妆人”,用自然的色彩点缀首都名片。

  在这里,王水清小心地呵护着每一寸绿地、每一朵花、每一棵树。61万棵黄杨、松柏绿篱,4万多棵月季、碧桃花灌木,1千余棵白玉兰、国槐,410棵白皮松、油松,这些树都装在王水清的心上。他更明白,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做工作上的有心人

  成就养护技术第一名

  1994年从北京市园林学校技工班毕业的王水清,被分配到了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绿化三大队金水桥绿植养护班,从此便与绿色结缘。

  刚刚步入园林事业的王水清为自己能够在金水河畔工作着实高兴了一把,“天安门金水桥畔是多少人关注的焦点,自己能在这儿工作特别自豪,当时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能怂。”

  于是,王水清时时做工作上的有心人,迅速地成长起来。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王水清深知,这句话包含的深层次含义。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这些“不会说话”的好伙伴,他向书本请教——学习黄杨、松柏、月季、国槐、油松等多种绿植的生活习性以及需水量多少、病虫害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向经验丰富的老职工请教日常中更实用的工作经验。同时,他还向自己学习——时常总结经验。

  跟王水清一同来的很多人都纷纷转到别的岗位或者公司了,可王水清却一直坚守着。很多人都觉得园林职工整日在户外,风吹雨打,夏酷冬寒,这是一份并不令人舒心的苦差,可王水清却一直乐在其中。修剪、打药、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王水清都干过一遍。对待工作,他从不惜力。

  “我喜欢园林,喜欢跟这些花草树木打交道。”王水清笑着说。在他看来,每一个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他与花草树木之间的交流,就像彼此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小秘密一样。就这样,他一步步走来,已经走了22年。但王水清称,自己还会继续走下去。“我骄傲。”王水清学着小品中的腔调、坚定地说。

  正是凭着自己对绿化工作的挚爱,不久前,在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主办的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绿化工比赛中,王水清以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顺利通过初赛、复赛的理论考试与实操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王水清再次以95.98的高分一举夺魁,并获得“首都劳动奖章”称号。

  把工作精细化

  选苗不亚于选美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流穿梭中,一排排松柏犹如士兵一般庄严而肃穆。在游人眼中,他们始终都在那里,看不出异样。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生的故事——换树,却鲜有人知道。

  “因为意外事件或者自然灾害,偶尔会死一两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重新种上新树。”原来,与普通的种树不同的是,每一次换树的时候都是一次“选美活动”。由于神州第一街和天安门广场的特殊位置,每一次换树都是对王水清的一次考验——要选出与所替换树粗细相同、高度相同、树形也基本相同的树,不能破坏整体的形象。

  “这些树都不会说话,你只能通过仔细观察变化,来与树进行沟通。”记得有一次,王水清忽然发现有一棵松柏的颜色与别的不同。一连几天,细心的王水清发现这个松柏在慢慢地衰亡。于是,王水清果断地启动了换树计划。

  为了采集树的高度,王水清想到用测量杆来测量高度。采集到这棵树的胸径、高度、冠幅等信息后,王水清带着这些数据开始了树的选美之路。

  选美第一站,是北京地区的苗圃基地。如果没有合适的树配对的话,他们还要跑到外地去找。“我们经常去河北、天津、河南等北京周边地区去找合适的树。因为这些地都是北方气候,成活率比较高。”有时候为了找一棵合适的树,王水清甚至带着尺子直接跑到山林里找。

  尽管王水清第一时间发现了这棵松柏正在走向死亡,但是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他要在大家一眼看出这棵树已经死了之前把新树种上。

  为了节约时间,天微微亮的时候,他就穿梭在山间崎岖的小路上了。“山里不比城里,早晚的气温还是挺低的。就像现在已经快进入五月份了,山里的温度依然很低,晚上需要穿着厚厚的军大衣。”

  经常在山里行走的王水清,只能吃干粮、喝矿泉水。“山里气温低,喝口水也是冰凉冰凉的,所以我们就把水揣在怀里,这样喝水的时候就不那么凉了。现在我都养成习惯了,只要给我一瓶水,我就用手捂着。”王水清有些腼腆地说。

  有时,他们需要爬上好几个山头,才能找到一棵合适的树。“找树的过程不光很疲惫,而且很煎熬,晚上常常失眠,怕自己完不成任务。找到合适的树之后,才能睡个安稳觉。”

  大卡车只能在夜里12点之后进入北京五环,这群园林人也就只能在夜幕下工作,他们小心翼翼地种下了精挑细选的选美“小姐”。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的痕迹都随着夜幕消失了。

  松柏依然苍劲翠绿,游人依然人潮如织,一切似乎都与往常一样。但是这群金水桥畔的园林人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赢了。

  始终默默干活

  时刻恪守岗位职责

  天安门金水桥、神州第一街长安街,是首都一张名片,更是中国的焦点。对于王水清这群园林人来说,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保护好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

  2014年年初,为了迎接全国两会的召开,金水桥两侧进行了绿植栽植,那时的王水清却正被诊断为心脏阵发性室上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但眼看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了确保213株黄杨按时整整齐齐地摆放到金水桥上,他瞒着同事们,带病与大伙儿一起工作。白天选苗,晚上摆放、修剪,经过三天两夜的赶工终于完成了任务。事后,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称他为“拼命三郎”。

  然而让同事们更没有想到是,当王水清进行心脏手术时,又逢迎国庆天安门地区绿地改造工程。尽管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安心养病,但是躺在病床上的王水清却怎么也放不下心。他不顾医嘱,术后第5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王水清说:“只有在现场,我才能安心。”

  “环卫工人负责地面上的垃圾,我们则负责绿化面积里的垃圾。而绿化带里的垃圾常常在草丛里,捡拾起来更难。”王水清是一个细心的人,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尽力做到完美,但有的时候却往往天公不作美。

  在王水清所负责的25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中,包括国旗杆下面的一片绿地。对于王水清来说,他最怕风,尤其是升国旗前刮风。

  在王水清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早上,当国旗护卫队扛着国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国旗杆走来的时候,突然刮了一阵小旋风,将游人扔的纸屑垃圾正好刮进了旗杆下的绿地上。“该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王水清立刻与现场护卫人员联系,并及时带领职工清理了垃圾,维护了广场的清洁。

  有些塑料袋挂在树上,更不好清理。再加上很多绿化地都在金色护栏以里,车进不去,职工们只能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外扛垃圾。平常,这个班组每日能清扫出来4~5吨的垃圾。如果要赶上修剪花枝树干、清扫落叶,垃圾就更多了……尽管很辛苦,但是王水清和职工们都没有怨言,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为努力干好这份工作而努力。

  从一名普通职工到一班之长,王水清用一个个圆满完成任务回答了组织对他的信任。他参与了迎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长安街绿化改造、天安门广场油松更换改造,以及长安街冬季增绿等多项重大绿化施工工程,用自己的行动带出了一个班的激情。

  他先后被评为公司、集团的奥运岗位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2009年获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工作贡献奖;2011年获得北京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绿化工冠军,2012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称号;2015年获北京市“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工作贡献奖”……一个个荣誉与奖章,是他爱岗敬业、报效祖国的最好诠释。

编辑: 谢元森
关键词:

王水清:做工作上的有心人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劳模是时代永远的领跑者。长期以来,首都劳模群体发挥工人阶级领头羊作用,为首都建设、改革、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进入新时期以来,新的首都劳模群体锐意创新、甘于奉献,发挥大国工匠精神,正在谱写着灿烂的时代新篇章。王水清是北京金都园林绿化公司天安门金水桥绿植养护班班长,负责“神州第一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的绿植养护。东起东单,西至西单,从天安门城楼前到正阳门,25万平方米的绿地是王水清班组所负责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