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遂川11月19日消息(记者胡斐 通讯员刘祖刚整理)2020年终岁尾,即将进入盘点全年的档口,在这个“十三五”收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年景,面对“十四五”即将开局,在基层的普通人眼里,五年来是否圆梦,新五年有何憧憬,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中间。

  精粹后继有人

  我叫胡海华,作为吉安市非遗产品——遂川黄坑油纸伞的第25代传承人,过去的5年里,我和家人一直有个梦想,将精美的油纸伞呈展在大众面前。

  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始于元朝,距今已700余年。以前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会经营制作,产品供不应求,乡里还办了专门生产油纸伞的企业,产品除销往国内大城市外,还出口东南亚。无奈后来受到批量生产、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的钢架伞冲击,油纸伞退出历史舞台,近乎销声匿迹。

  为不让绝技失传,我决心把这门技艺盘活。36根伞骨,根根都要打磨成一头扁一头圆,用胶把扇形纱纸一片片黏合在伞骨上,再将精心熬制的桐油涂在纱纸上……每把伞要历经79道纯手工工序,耗时数天,我不敢有半点马虎,做到丝丝入扣。

  质量上乘的油纸伞,不霉、不裂、不变形,它的原材料需经过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技术处理,去除材质中的水分及糖分,然后砍竹、锯筒、画线、刨节、刮青、削伞骨、做伞柄、扎伞架、绕边线、裱纸、粘贴、刷桐油、收伞、晒伞、绘图、缠布头、缠柄、穿内线等诸多步骤。

  从11岁开始,我就学做油纸伞,至今已40余年,由于长期弯压竹篾,双手变得很粗糙,不少指关节变了形。可以说,油纸伞已融入我的血液和骨髓中,不只是工艺品,更是文化和记忆的传承。

  欣喜的是,如今我终于得偿所愿,油纸伞制作工艺不仅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频频受邀参加政府和民间主办的各级各类展出。一家文化企业甚至包吃包住给我补贴,每年国庆节期间展示3天技艺,镜头上了电视,介绍传承历程的图文还登上了《学习强国·江西平台》,阅读量达53万多。

  未来5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油纸伞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培养出几个真正爱这行的徒弟,手把手传授技艺,让油纸伞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无悔扶贫之路

  我叫方敏军,吉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派驻遂川县雩田镇村口村第一书记。

  2013年初,“十三五”开局之年,受组织委派,我回到了家乡遂川,奔赴偏居一隅的戴家埔清秀村。此后的2015年,调整到泉江镇集合村;2016年,转至村口村,2019年,主动请缨留任至今。

  历时7载,辗转3地,在忙碌着各项扶贫常规动作之余,我始终怀揣着小梦想,那就是真正搞起一个村办企业,为空壳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可要圆这个梦,谈何容易!

  遂川是国定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很多村根本没有实体,村委会开支全靠上级转移支付,有的村甚至连纸张笔墨都成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和对扶贫工作的日渐熟络,我把圆梦的地方选在了村口村。在打通了村里数条“卡脖子路”,凝聚起人心后,我把抓产业提到了议事日程。

  村口村地下水水质欠佳,村民都渴望喝上好水。一个大热天,我们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翻山越岭找水源。连绵数百米长、齐人深的茅草,割得大家的手臂全是血道,终于在离村委会5公里远的山上,找到一处汩汩而出的溪流,不仅圆了百姓喝上好水的梦,还意外发现水量很大,一个办矿泉水厂的思路,瞬间在我脑子里萌发。

  我向支队领导请示汇报后,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集体研究决定,给予资金帮扶。在历经征地、建设、采购机械、试产后,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那天,矿泉水厂顺利开业。

  看着多年努力开花结果,我很欣慰,平日极少发微信圈的我也忍不住了,贴出了一张揭牌的照片,并配发一段“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文字。

  这几年,我和村干部一道,引来赣南老板,建起了脐橙基地,每年差不多有20万斤的收成,本地老板小龙虾养殖等“造血”项目,吸收了20余户贫困户参与。

  7载扶贫路,我无怨无悔。“十四五”,将努力对接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茶树成致富树

  我叫吴连花,遂川县巾石乡竹坪村一名已脱贫贫困户。

  由于家贫,初中毕业之后,就辍学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潮。2010年,在一场事故中落下残疾。回家后,我尝试过很多赚钱的门路,但全部以失败告终。正当一筹莫展之际,经过严格程序,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在集镇开了一家茶叶店,和妻子早起晚睡全心经营,第二年,顺利脱贫。脱贫之后,我就想,一定要带动乡亲们与自己一道致富。想起家乡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水汽丰沛,生长着不少野生茶,就决定发展茶叶产业。

  从那时,我就有个简单的梦想,想在“十三五”实现,那就是当一个“小老板”,手下也有这么几个伙计。

  我想流转其他村民100多亩闲置林地种茶叶,但大伙都不看好。乡干部陪着我,挨家挨户做工作。群众听说山租出去不仅有租金,还可以优先到基地干活赚工钱,也可入股分红,终于同意了。

  从幼苗到产茶,一般要三年。我的积蓄都投进了基地,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债,但资金仍然周转不过来。帮扶干部又帮我联系到1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协调水利资金改善灌溉条件,请来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助我一次次走出了困境。

  刚开始,我不会制茶,不懂技术标准,但积极报名参加茶叶制作、现代青年农场主等各级、各类培训班。经过系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捶打磨练,获得了农业部、江西省人社厅颁发的多个技术证书。

  如今,我的茶叶基地拓展到500多亩,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茶树旁套种了井冈蜜柚和药材,丰歉互补,确保效益可持续性。政府也及时落实了每亩3年1200元的产业奖补政策和3年5万元的贴息贷款。我领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包括10多个贫困户的30多户村民一起干,还真圆了当“小老板”的梦。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我想继续练好制茶本领,在乡村振兴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