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县:“互助之家”暖乡村

2020-07-24 11: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吉安7月2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胡颖 刘群)7月24日上午,江西吉安县官田乡刘家村的“老年互助之家”热闹不已,菜园里种着应季蔬菜,琳琅满目。老人们有的在菜地摘菜、除草,有的在塘边喂鸭,有的在厨房洗菜、切菜、打扫,喜欢热闹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干活,其乐融融。

  “做点实事我高兴”

  1952年出生的刘常健是一名退伍军人,1975年退伍回乡后,思想活络的他搞过养殖,办过工厂,承包过工程,90年代初期响应国家号召植树造林一万余亩。经过多年努力,刘常健成为了官田乡第一批富起来的农民,并被村民选为刘家村理事会会长。

  过上好日子的刘常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独自跑到政府捐款1000元。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并号召村民捐款一万元支援抗疫。

  刘家村的老人们在菜地采摘辣椒

  去年的一天,刘常健到一个村民家商量新农村建设,七十多岁独居老人正在吃午饭,桌上只有一碟青菜和一碗白粥。老人说,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个人懒得弄凑合吃。刘常健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年村子越建越漂亮,日子越过越好,要让这些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能再这么“凑合”下去了。

  刘家村有70多位老人,有的独居做饭不便,有的节俭舍不得吃顿好的。得知政府出台了扶持补贴鼓励发展“尊老餐桌”的政策,刘常健更是坚定了决心,要为村里的老人建一个“家”。家人劝他,这么大年纪,在家安享晚年多好,何必揽这份吃力不讨好的活。刘常健表示:“能为村里的老人做点实事我高兴。”

  “空巢老人不孤单”

  开办“老年之家”,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经过多次奔走协调,村理事会同意将原来租给经营摩托车修理店的村集体房产收回,作为“老年互助之家”的食堂。

  为了丰富村里老人的生活,村里商量后决定利用村集体房产自筹资金7万多元筹建了一所配有娱乐设备的老年活动室。

  自去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刘家村的老年人有了好去处,他们或年龄相近,或趣味相投。聚在一起,喝茶、读报、看书,打牌,聊天,生活安逸又舒适。

  目前,老年互助之家已有27名老人用餐。老年互助之家出台了“不退”、“不顶”、“不带”、“不剩”、“不点评”的“五不”原则,规范老人的用餐行为,既节约了粮食,又规范了管理。同时,跟有关人员签订协议,明确职责,管理人员不接触现金,互相监督,确保所有资金用于“老年互助之家”。

刘家村的老人用餐

  “每餐都有两菜一汤,有荤有素,吃得相当好,蔬菜都是自己基地的,比家里吃的还好。” 正在用餐的老人刘伯铮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大伙把这当成家”

  要解决几十人吃饭、娱乐问题,每天开支不小,村里每个月要垫资6000多元。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让互助之家长久健康运营下去,刘常健想出“六个一部分”的解决办法:政府补贴一部分、老人出一部分,爱心人士赞助一部分,自力更生解决一部分,本村支持一部分,利用荒山荒地承包盘活一部分。

  政府补贴老人每人每天一餐4元,为了真正解决村里的老人的用餐问题,村里决定每天开办中午和晚上两餐,每位老人每个月只要交160元就可以在食堂解决午餐和晚餐。

  刘常健骄傲地盘点起互助之家的“资产”,“这三亩菜地都是大伙自己开垦的,辣椒、茄子、豆角、空心菜、冬瓜、丝瓜……保证每天不重样,养了几十只鸭和一池塘鱼,吃不完的菜还可以拿到街上卖。只有自力更生,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互助之家才能办的更好更久。”

  69岁老人刘义仁是互助之家的“积极分子”,他和老伴只要有空就会来互助之家。他乐呵呵地说:“自从去年村里办了这个互助之家,我跟老伴都在这吃饭,聊聊天,干干活,吃的开心,日子顺心,大伙把这当成家。”

  “老年互助之家”办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全村村民的认可,老人们相聚在此,抱团养老,在外的家人更放心,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空巢老人不孤单。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吉安县;乡村振兴;民生;

江西吉安县:“互助之家”暖乡村

7月24日上午,江西吉安县官田乡刘家村的“老年互助之家”热闹不已,菜园里种着应季蔬菜,琳琅满目。老人们有的在菜地摘菜、除草,有的在塘边喂鸭,有的在厨房洗菜、切菜、打扫,喜欢热闹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干活,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