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财政部近日印发《中央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中央本级政府层面首份统一指导性目录,政府购买服务的事项以及边界都更加清晰。值得关注的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被明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在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采访时解读,在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生态产品需求和供给的交易闭环将更加完善。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交给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来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来“买单”。这既是未来公共服务供给的趋势,也是目前财政收支压力有所加大、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现实举措。

  最新出炉的《目录》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这是首份中央本级政府层面的统一指导性目录,是一份边界清晰的“正面清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被明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新类目,但有业内观点指出,原来可能更侧重“环境治理”即狭义的“污染治理”,这一次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上了“生态保护”,这些细微措辞的变化都释放了一定的信息量。

  张永生解读:“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列出了八大重点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常规工作。本次释放的政策导向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份新《目录》,可购买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服务,具体包括:生态资源调查与监测服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服务、碳汇监测与评估服务、废弃物处理服务、环境保护舆情监控服务、环境保护成果交流与管理服务、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等七大类。

  在张永生看来,这当中提到的碳汇监测与评估服务是本次的亮点之一。他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碳中和’是八大重点任务之一。碳中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碳汇监测与评估。比如,森林是重要碳汇,要鼓励大家种树,但是‘你种的树吸收了多少碳汇’就需要监测与评估,然后这些碳汇才可以通过某种机制进行交易或得到补偿。所以监测与评估是一个前提,这样大家才有更高的积极性去植树造林。”

  明确了“买什么”的范围和边界,接下来就是“向谁买”的问题。张永生认为,政府购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服务,重要意义在于解决需求障碍,从而撬动市场供给,使得生态产品需求和供给的交易闭环更加完善。

  他说:“只要有需求,就会有相应市场主体来提供这种服务。这次《目录》中提到的七大类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服务,都有相应的专业机构。比如碳汇监测与评估服务,过去因为市场需求小,这些专业机构的发展可能还不充分,现在需求扩大了,这些专业机构的发展就会越来越专业化,力量会越来越强,服务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不止于此。张永生表示,政府购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服务,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可以变得更好,那么物业的价值就会大幅提升,很多基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就可以被催生出来。这些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政府税收,这就形成一个生态环境投资回报的闭环。

  具体到“怎么买”的问题上,本次明确,坚持先有预算安排、后购买服务原则。不得将已纳入《目录》的服务事项作为申请财政拨款预算的依据。已纳入《目录》但没有安排预算的事项,不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