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期,多个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政务云采购公告以及中标结果。受到疫情因素的推动,再加上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释放,我国政务云规模正在加速扩大。不过,业内观点提醒,要避免重复建设,各部门的政务云要形成“一盘棋”。

  老百姓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缴水电费、查询社保,甚至注册公司……这些办事便利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政务云在“撑腰”。

  记者注意到,政务云建设正在迎来热潮。多个地方政府近期密集发布了政务云的采购公告以及中标结果。粗略梳理,采购主体涉及地方发改部门,例如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涉及教育部门,例如福建省教育厅;涉及到园林部门,例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采购项目大多和政务云的硬件投入、平台建设与维护、系统安全评测等相关。中标金额根据项目性质不同,必然有所差异,但平均都不高,在百万元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疫情因素的推动,再加上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释放,我国政务云规模正在加速扩大。下半年可能会迎来建设和更新的热潮。马亮说:“在疫情期间,在线政务服务的‘无接触’、远程高效等特点都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务云的建设是助推政务一体化、政务集约化的基础。另外,可以看到,今年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觉得目前是一个非常适合,也是非常好的时机。”

  不过,在今年各级政府财力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政务云建设是否如愿能按下“快进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更强的政务云意味着更好的公共服务。尽管政府在过“紧日子”,但这一部分钱属于“花在刀刃上的钱”,应该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盘和林说:“政务云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加强这一块的投入,能提升很多公共服务的质量,为企业和老百姓办事降低时间成本,也降低一部分遵从成本。所以我认为花在政务云上的钱是‘花在刀刃上的钱’,是必须要花的。”

  政务云建设有望加速,那么,如何避免一哄而上,陷入误区?盘和林提醒:“各级政府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

  马亮则提醒,政务云要真正活起来,重在互联互通和形成“一盘棋”。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目前依然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不是让每个部门都去建云,而且云与云之间没有联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要整体去采购政务云,这样既有价格优势,又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边界,真正让云活起来,让云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服务。”马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