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2019”昨天(1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等话题展开讨论。

  展望2020年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不小压力

  过去一年,我国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融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为45.7万亿元,同比增长6.9%,新增的民营企业贷款占全部增量贷款的比例超过40%,比去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展望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在昨天的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建议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适度降低存贷款利差,让金融业让利于实体经济。黄奇帆表示:“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存款贷款利差是很高的。我们的金融GDP占全部GDP的5%可能是比较合理的,多出来的2-3个点,相当于2-3万亿,如果返还给实体经济,那实体经济会更好。”

  提升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综合能力

  除了从货币政策端发力外,全面提升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也是当务之急。在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经济下行和服务实体经济双重压力之际,金融科技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说:“科技应该不只是促成交易,而是要先解决风险问题、再去解决效率问题。我们在金融科技上有很大的布局,但是大家看我们无论是金融大脑、金融云、区块链、技术应用,我们全是聚焦在风险上,更多地是帮助银行和传统机构降低风险。”

  发展金融科技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它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市场证券化等存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础较弱的特定场景已经有所应用,在促进数据共享、提高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体现出突出优势。不过,也有不少机构打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号蹭热点。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提醒,发展金融科技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李东荣表示:“任何金融创新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就会偏离方向、违背规律,从而走向非理性繁荣。这样的金融创新要么因为价值缺失而被自然淘汰,要么因为与实际需求不吻合而难以为继,只有那些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符合经济规律、深耕业务场景的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发展金融科技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