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两会经济之声】深化医疗改革路怎么走?

2018-03-09 09: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就医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医疗”这个词,并发出大量医改“红包”。

  生病了,去大医院担心人多排号难,去基层医院,又担心医疗条件跟不上?针对大医院挂号难,基层医院医疗设施薄弱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计委主任段宇飞表示要把分级诊疗作为切入点,让医院回归到各自的定位,看它该看的病,履行它该履行的责任。此外,他表示要提升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为什么很多人看病都要去大医院?因为基层的优质资源太薄弱。所以未来我们要强基层,要把基层的优质资源提升起来。这就需要优质资源下沉,包括远程医疗、医联体的建立等等。”

  社区医院医生少,怎么办?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呼吁,重视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他提到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很多基层医生和全科医生同仁都呼吁尽快让各地落实这个问题。重视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让全科医生有干劲、有奔头。

  医生会不会开高价药?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张骏说,取消药品加成后,药品价格下降不少。他表示,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包括“两票制”,其实取消了过去很多的流通环节。宋张骏向经济之声记者介绍,“两票制”就是从制造厂商到流通厂商,从流通厂商到医院,只有两票。另外,医院没有了应用高价药的冲动,因为没有这样的利益需求了,所以现在药品的价格较医改前已经降了不少。

  如何防范“救命药”短缺?

  针对廉价药甚至“救命药”出现短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从药企角度出发,建议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他说,招标制度有最低价中标,为了中标必须非理性地把价格压低。药厂觉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就不愿意生产了。对此,丁列明建议取消最低价中标这一方式,保持性价比的对等。此外,丁列明坦言,作为企业肯定是要有利润可图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蒋健表示要借力大数据,完善廉价药紧缺预警体系。他说,借助预警体系,与企业建立起预警通知、生产安排、配送调配等信息化供应链监控系统,以在库存量与消耗量接近时,提前预警、提早干预。在部分省市出现药品短缺前,采取及时的统筹调拨措施。

  医保“红包”具体有哪些?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今年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全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了,一半可用于大病医保。此外,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全部纳进来,跨省异地就医可在当地直接结算,不用再来回跑。

  未来,看病会是什么样?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畅想,要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用,在5到10年间,希望每个家庭都真正拥有一个数字家庭医生。他说,很多网友、患者会在互联网上做医疗咨询,医疗类搜索请求量日均过亿。“互联网技术可以做一些分层工作,帮助病人根据自己的症状去相对应的医院、科室检查,甚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前做一些预判。”他表示联网公司技术能力很好,关键是怎么样跟医院体系联动起来。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表示,医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和需求,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有实践的,是要分阶段推进的。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出现,这就是改革的一个循环过程,所以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编辑: 褚夫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