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企业家夜读》是一档面对企业家群体及关心、关注这个群体朋友们的阅读朗读节目。每周六、日晚八点,我们都会相聚在电波里。本期《企业家夜读》,依视路视力保健(中国)总裁林国樑朗读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片段。

  林国樑,依视路视力保健(中国)总裁,曾先后任职于罗氏、美赞臣营养品、强生视力健等国际医疗健康企业。2017年加入依视路(中国),2019年12月,作为联合发起人之一,携手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教育培训部专家组,宣布共同战略投入面向大众的第三方眼健康科普及服务平台知视局。

  光明,我的光明,充满世界的光明,亲吻眼睛的光明,沁人心脾的光明!

  啊,亲爱的,光明在我生命的中心舞蹈;亲爱的,光明在弹拨我爱的心弦;天门打开了,狂风大作,欢声传遍大地。

  蝴蝶在光明之海展翅扬帆,百合与茉莉在光明的浪尖翻涌。

  光明在每朵云上散成黄金,亲爱的,它洒下无数珍宝。亲爱的,欢笑在树叶间蔓延,喜悦无边。

  天河的堤岸被淹没了,欢乐的洪水四处奔流。

  同一股生命的川流日夜流经我的血管,也流经这世界,随着节律跳起舞。

  同样的生命从大地尘土里,喜悦地萌生出无数片芳草,迸发出花与叶的欢腾浪花。

  同样的生命在潮涨潮落中,被摇荡在生和死的大海摇篮里。

  我觉得我的四肢受到这生命世界的爱抚而显得荣耀。我的骄傲来自时代的生命脉搏,此刻正搏动在我的血液里。

  [印度] 泰戈尔 《吉檀迦利》

  黎明前醒来能让我沉淀自己

  我第一次接触到泰戈尔的诗集,应该是在莫言得到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时候,我看到所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单,突然注意到有泰戈尔这样的一位印度诗人,他是亚洲第一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所以我很好奇。我第一次读他的诗集是英文版,后来读了中文版。我的感觉是他懂我,他让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很奥妙,人太渺小,值得感恩。

  在泰戈尔众多的诗集里面,我觉得《吉檀迦利》是一部巅峰之作,在《吉檀迦利》诗集里,有对生命、对自然、对光的礼赞,以及对死亡的思考和超越。

  我其实是一个比较早起的人,我通常大概4点30分左右就起床了,要么就打坐,要么就听歌,要么就读读书,我觉得在黎明前醒来能够让我沉淀,让我找回自己。

  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大侠梦,看了很多漫画、武侠小说。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知道工作其实很残酷,那时候读的书更多的是告诉我如何提升职场技能。我读过一本书叫Seven Habits,中文名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告诉我怎么能够抓住要素做一个排序。在中国最重要的不是找机会,而是你要知道什么东西不要做,你要知道什么是关键的成功点,然后好好挖深把它发挥出来,懂得取舍,才会在中国成功。

  进入不惑之年,我会突然间觉得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你需要一个团队去成就大业。有一本书英文名是True North,中文名《真北》,这是一本能够让一个领导找到自己定位的书。找到内心的价值,引导所有的团队,凝聚他们的心去共同成就一个目标。

  我会看很多哲学类的书,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写的,里面有几段话我觉得是蛮有借鉴意义的——第一,要想找到幸福,应该放下执念、放下欲望,这才是幸福的源泉;另外,这本书也告诉我,财富多少不重要,而你利用财富去增值什么才重要;最后,有时候人要享受活在当下,享受独处的幸福感,应该给自己时间好好沉淀下来,总结一下听听你自己的声音。

  在中国,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我从小生长在马来西亚,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当年我的爷爷来到马来西亚,然后就在那里开枝散叶。我们在家里更多地用方言福建话去交流,学校里面学的是英语和马来语,所以我会福建话、广东话、普通话、马来语和英语。我爷爷临走前告诉我:“国樑,你有时间的话回家看看。”我知道他所说的“家”就是中国。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的华人都是极其努力用功的,所以在学习方面要想在华人圈里突围是不容易的。中国学生所面临的小升中、中升高、包括高考,其实这个压力我们在马来西亚也经历过。我是在马来西亚上的大学,学的科系是营养学和食品加工。

  毕业后,我第一份工作是在罗氏,第二份工作是美赞臣。加入美赞臣三年之后,我就来到了强生隐形眼镜。我在强生的第一站是在新加坡,那时候我可能有点私心,因为爷爷一直告诉我说有机会要回家,也就是回中国。在新加坡强生待了半年,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来到中国。

  隐形眼镜领域,强生是后来才进入中国,所以有一点辛苦。那时很多人对隐形眼镜要么就是有误解,要么就是从使用行为上有误区。我觉得应该还是要回归健康,我们有一个口号叫“越短越健康”。日抛隐形眼镜是不需要担心第二天佩戴时会有细菌感染或者滋生等问题的。

  我们在推日抛隐形眼镜时有两个难度。第一个难度就是商家,假如有新的顾客来,商家更加愿意推荐框架眼镜,但是我们告诉他,其实日抛隐形眼镜能够带来人流量,框架眼镜的使用者可能三年才进你的店一次,但是日抛用户他们的习惯应该是每两三个月都会到你的门店来,这也是一个机遇。其实这也是我爷爷留给我的一些经验,我爷爷是开杂货店的,他永远说,高流量的产品应该放在店外吸引人流,比方说那时候大家都看报纸、买面包,顾客路过看见面包、报纸进来的时候,这就是商机。

  第二,日抛的价格当时并不是普遍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但是我们有一些场景会鼓励消费者先尝试。比方男生打篮球,带着框架眼镜不方便,所以我们就告诉他,隐形眼镜可以让运动更加称心。从场景慢慢引导大家,就这么一步一脚印,我们做得不错。

  两年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可能在当时大家觉得很创新很不可思议的决定,我们把美瞳彩片带到中国来。那时候我们也给了一个小小的标签——“大眼睛的小秘密”,“美瞳”在中国家喻户晓,其实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这两个字是强生的注册商标,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是不能叫“美瞳”的。

  来到中国的第三年,我们荣获了“Country of The Year”奖,被公认为“销售成绩最好的国家”。这其实蛮难得的!所以,在中国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只要我们做对。

  疫情让我们回归健康和初心

  我刚到中国的时候,从生活、沟通方式上存在一些阻碍,那时候我觉得很有挫败感。西方教育让我比较自我,开会的时候,不管人家感觉怎么样,我要把我的观点说出来。但是在中国,会顾全整体,更加在意团队或者是有一个家的感觉。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在早上4点多的时候醒来,问问自己,自己今天的心态怎么样?昨天的我是不是浮躁了?我也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团队,我是客户的话,我要怎么做才能够被纳入整个家里面?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转折点,也是那时候看了一些书和诗歌,能够让我静下来,活在当下,找到自己的价值,跟别人有共振。改变就这么逐渐地发生了。

  我在寻找下一家公司的时候,突然依视路就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依视路是全球眼视光的领导者,包括光学镜片、太阳镜和老花镜,跟视光有关系的医疗器械,还有线上和数字化平台等,它专注的是视光领域的全产业链打造。提到依视路,大家首先会想到它是法国公司,有170年的历史。但我更欣赏、更认同的一个标签是它的使命感——改善视力,改善生活,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拥有健康的眼睛和清晰的视觉。就这样,我加入了依视路。

  如果问我,怎么样挑选眼镜、挑选眼镜店和选验光师?我会给大家一些建议:好的门店都会走这六大流程——筛、验、荐、配、校、维。“筛”就是眼睛的筛查;“验”就是验光的准确;“荐”就是推荐,能不能够针对你的眼睛状况和验光结果,推荐一些合适的镜片品类;“配”就是怎么配镜加工;“校”其实就是怎么校准,有了眼镜之后,怎么让你戴着舒服;最后是“维护”,一个好的门店或者验光师,他会跟踪你,就像医生一样会提醒你,什么时候应该回来筛查,进行下一步的举措。

  依视路现在每年都投入约两亿欧元在研发方面。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我认识到,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制造业国家,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我们从2018年开始就告诉总部,中国是时候要有一个研发团队了。2019年,依视路全球第五个研发基地在上海成立。目前这个研发基地着重在两方面进行努力:第一,青少年近视防控,因为中国是一个青少年近视的人口大国;第二,希望通过数据去赋能我们的业务,尤其在疫情之后,我们发现不管是直播,还是线上的一些咨询,甚至有人在讨论线上的视光筛查,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我觉得这次疫情,加快了整个眼健康视功能理念的推广。在这个行业里面,大家突然间变得可以舍弃时尚,反而开始更加关注功能性的产品,比如视疲劳、青少年近视防控等。也让很多企业家开始回到初心,也让很多消费者开始反省我接下来的消费习惯应该怎么样。我也会呼吁所有的企业家开始想想,什么才是消费者需要的价值?

  多多关注眼健康

  我钻研了这么多的健康领域,有一个很深的感觉,眼健康是我们应该好好关注的。我们大脑有2/3的活动是为了诠释视光、视觉,我们汲取外在的知识,90%都是通过眼睛,所以眼睛有多么重要。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眼健康,对视力保护其实是蛮缺乏知识的。我们已经有80%的高中生有近视,亚洲整体来说这个比例都会比较高,像中国、新加坡等,包括日本也偏高,但是西方国家小孩子的近视比例比我们低多了。里面有蛮多原因,其中一个是今天的小孩子跟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可能更多地沉浸在手机、读书里。

  另一方面,高度近视也就是超过600度近视的人数逐年在上升,高度近视假如保护不好的话会导致眼盲,平均每一分钟中国就有一例新增的眼盲。

  要把眼健康带入这个行业,有两方面我们必须要钻研好。第一,行业的共识,包括标准的设立、运营的规范。在近视防控管理这方面,依视路支持中华医学会视光学组,在2019年3月份推出了《近视管理白皮书》。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份近视管理的白皮书。推出这个白皮书是希望能够指引行业正确地去宣传并且提供正确的方案给近视人群,比方近视管理人群的定义,比方什么是进展性近视和非进展性近视,我们需要的方案是不是不一样?这些都在白皮书里很明确地指引行业和消费者做出选择。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要把这么好的资讯触达给消费者。我们就开始去找一些志同道合、能够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的一些平台。2019年底,依视路、教育部近视防控中心再一次一起去投入第三方“知视局”这个平台。因为白皮书内容太过专业了,所以我们希望知视局有能力把它变成消费者懂的语言,把它简单化,并且站在一个权威、共振、非商业性的角度去告诉消费者,怎样合理地进行近视管理和防控。

  我后来读《吉檀迦利》的时候有了另外的感触。当泰戈尔跟我分享光明的感觉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今天看到的光跟他看到的光感觉是一样的吗?他看到的场景可能更贴近大自然,因为我们今天的光污染太多了。我也在反思,100年以后,假如有人重新看到泰戈尔的诗,这个场景会是怎么样?这部诗集也在唤醒我的责任感,应该保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