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解读“个税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追求利益诉求最大公约数

2017-03-08 08: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经济之声评论员 马尚田

  笔者做两会观察五个年头了,有一个问题每年都会提起,那就是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你我切身利益,是会场内外的关注重点。

  不出所料,今年又成热点。个税调整为何那么难?“工薪税”的帽子怎么摘?这是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先看各方反应: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忠提出,个税起征点应该最低10000到12000元,让中等收入以下的人不需纳税。因为3500元的征税起征点加重了个人负担,和现实生活消费严重不符。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也建议,工薪阶层的纳税底薪应该再进一步提高,年薪十万以内的人可以不交税,而有钱人就该多缴税。

  相对于企业家,经济学家的提法则显得字斟句酌,谨慎得多。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认为,个税起征点具体怎么调,“那要看情况”; 著名财经专家贾康委员认为,提高起征点,表面上看是月收入万元以下工薪者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月收入几万元的高管和打工皇帝们实惠更多。

  那么,主管财政的官员又怎么看呢?财政部部长肖捷回应,将综合测算个税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

  肖捷说:“我也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我们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需要提要多少就提高多少。”

  肖捷部长这个“该提高就提高”的提法很重要。个税起征点在2011年由2000元调整到3500元,至今快6年了,六年来都纹丝不动,是不是到了“该提高”的节点了呢?

  个税改革是个老大难。肖捷特意提到,从国际经验来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税前扣除的一些专项项目,需要相对成熟的社会配套条件。比如作为税收征管部门来说,需要掌握与纳税人收入相关的涉税信息,以保证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

  这是不是实情呢?的确是。涉税信息的共享、配套设施的完善、征管能力的提升恐怕不是朝夕之间所能完成,那是不是说,个税改革要猴年马月不可?

  我们知道,现实的紧迫性和公众的迫切期待并不允许。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个税被称为工薪所得税,这是因为工薪阶层尤其专业技术人才收入来源单一、税收由单位代扣代缴而成为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力,这个占比已升至70%左右。对此,公众迫切需要改变,呼声很高。

  这就涉及“该提高就提高”的要义之一,现实虽然复杂,我们更要强调时间的紧迫性。道理很简单,迟到的公平不是公平。个税改革,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当中进行取舍,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追求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公众痛点。

  不妨就探讨一下,这个“工薪税”的帽子怎么摘?

  现在看来,至少有三种办法:第一种、综合与分类税制;第二种、提高个税起征点;第三种、降低最高边际税率。

  降低最高边际税率,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提出的,他认为,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到25%。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会增加社会成本,不会损及个体利益,阻力小、易操作,既能够“扬汤止沸”,也有助“釜底抽薪”,一举两得。

  比较一下,第一个办法是大趋势,但费时长,牵涉广;后两个办法,则简便易行,可以成为综合与分类税制的改革突破口。这其实是“该提高就提高”的要义之二,懂得变通,分步实施也未尝不可。

  “该提高就提高”的要义之三,以实际利好来回应个税争议背后的民意期待,切实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为“工薪税”摘帽笔者看至少四个好处:一有利于提高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二有利于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三,有利于吸引和集聚高素质人才;四、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如此利好之事,岂非也符合克强总理所提倡的“不光国强更要民富”的主张吗?

编辑: 赵亚芸
关键词: 个税;改革;肖捷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