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蚂蚁集团官宣IPO,目标估值2000亿美元。从创业的“蚂蚁”,到产业的“巨头”;这家数字科技公司是如何成长和进化的?蚂蚁为何此时选择A+H股同时上市?本次巨额募资,给科创板带来哪些影响?从科技金融,到数字科技服务,蚂蚁两次转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互联网产业“破圈”火并愈发严重,不断拓展外延的蚂蚁,未来又将迎接哪些压力和挑战?


  主持人:

  王思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远见》栏目制作人、评论员(左)

  本期嘉宾:

  由曦,前《财经》杂志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看懂”app创始人(右)

 

  几度传言上市的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靴子落地,官宣上市。7月20日,蚂蚁集团对外宣布:将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本次IPO目标估值为2000亿美元。其中,香港IPO计划募资100亿美元,中金、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负责IPO事宜。蚂蚁还表示,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蚂蚁的故事起源于2000年。邵晓峰挂帅,任务是“给淘宝平台研发独立的支付工具”;2004年,支付宝上线诞生。

  6年后,马云不满足支付宝仅仅作为淘宝的支付工具,向生活服务领域拓展的部分只有水电煤缴费业务,加之第三方支付业务成了产业的香饽饽。于是,把支付宝拓展边界的任务交给了一位以执行力疯狂著称的重庆妹子——彭蕾。这位曾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深得马云信任。

  彭蕾接手后,先拿下了央行颁发的国内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支付牌照”)。随后相继推出余额宝、招财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多个产品。

  2014年,蚂蚁金服成立,并提出“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的愿景。

  2018年,井贤栋接任彭蕾。这位前广州百事可乐CFO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接手蚂蚁集团前,曾任蚂蚁金服CFO、COO和集团总裁。

  井贤栋接任后,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确立科技、责任、全球化三大战略,并大力度投入前沿技术。2019年6月,阿里年报显示,蚂蚁金服服务小微企业超1500万家。

  从今年5月起,蚂蚁金服在公开报道中,更名为“蚂蚁集团”。旗下三大业务板块为:支付业务、数字金融业务和科技服务业务。

  阿里巴巴当年赴美上市,让中国投资者错过了互联网黄金十年中最耀眼的巨头之一,这也一直是A股和港股的隐痛。马云也曾公开发声,希望蚂蚁能在A股上市。如今,诺言兑现。这将在资本和产业层面引发怎样的反应呢?

  制度开放、资本市场抬头促蚂蚁上市

  思远:这期节目聊的是资本市场和互联网产业的“破圈”大事。你听说了吗?蚂蚁集团官宣上市后,听说总部整栋大楼欢声雷动。

  由曦:我听到的反馈是,当天上午马云也去了蚂蚁总部,他去时这个消息还没有宣布,绝大部分员工还不知道,员工们看到马云来了,热烈欢迎,媒体把这个联系到“员工因财富自由而兴奋”。只能说是巧合,但很有意思。

  思远:蚂蚁此前几度传言上市,2018年C轮融资时,估值就超1500亿美元,19年营业收入是1200亿元,净利润超过170亿元——不差钱,不缺接盘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采取A+H股结构上市?

  由曦:这跟科创板制度设计有关。蚂蚁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通常都有AB股设计——所谓同股不同权。多数互联网公司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很多轮融资,管理层的股权会被不断稀释,为了保证管理层对于股权的控制。

  首先,此前A股和港股都不承认同股不同权的设置,这也是当年中概股都远赴美国登陆的原因。港股前两年开始突破这个限制。科创板今年1月也有一只同股不同权的云计算公司股票登陆,这是一个重要的态度转变。这说明科技创新和新的生产方式要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倒逼法律层面做出一些调整。

  第二,和整个资本市场表现有关。最近A股市场迎来一波久违的牛市,同样情况也发生在港股,香港国安法颁布,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港股已经到了价值洼地,制度因素及资本市场的抬头,为蚂蚁上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之所以A+H结构,蚂蚁这次IPO融资金额较大,两个市场分散一些,避免单一市场、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

  从支付宝到数字化平台 从“估值”看“战略价值”

  思远:从当年“支付宝”这样的单一工具,只解决买东西的信用和效率问题,到现在用数字科技渗透产业,应该怎样去看待和定义蚂蚁这家公司?

  由曦:蚂蚁诞生于淘宝担保交易,到今天它一路升级,其实在不断寻找更大的市场,在大市场把交易支付数字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因生产要素数字化的新机会,跟整个实体经济数字化的过程一脉相承,比如支付、本地生活。前一阵,百度前CEO陆奇说,现在经济数字化的程度就像是“毛毛雨”,只把土壤表层的浮土润湿,意思是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土壤和空间。

蚂蚁金服几个月前悄然更名“蚂蚁集团” 图片系公开资料

  思远:说到2000亿美元估值,到底怎么来的?现在市面上通行的方法很多(1)同类公司类比法,比如对标Paypal等公司(2)市盈率法,用利润乘以平均市盈率(3)拆解算账法。把蚂蚁旗下直接的业务和背后间接关联的阿里巴巴业务版块分拆,逐一递加。目前对2000亿美金,市场上没有明显反对声音,但这样的估值价格高不高?

  由曦:看一个公司的估值有几个标准。(1)看它所在的市场体量,美国高估值公司如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因为它们占据了美国市场,同时又是全球化公司。有句话叫“水大鱼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蚂蚁在线下移动支付领域和微信两分天下,在本地生活、财富管理数字化资产,用户5、6亿规模。大市场可以承载这样的市值(2)投资人会更看重战略。现在2000亿美金,不能说上市后让股民成接盘侠,那不是健康的公司。

 很多人也在衡量蚂蚁未来增长,外部金融监管趋严,微贷业务杠杆率受到限制,会限制盈利空间,这是现实问题。但长远看,实体经济数字化会向深入领域挺进。这时候就看谁的战略是对的,谁能够看到未来10年的机会。像我们采访过一些硅谷投资家,他们始终是这样的思考逻辑,他会考虑未来10年、20年经济社会生活的颠覆性技术是什么?现在做什么准备?就像当年的云计算,阿里巴巴顶着巨大压力去做,但完全是一个战略驱动的事。

  思远:当年阿里云刚开始做时,马云内部面临两大压力:(1)烧钱太狠迟迟不能盈利;(2)技术出来了,社会基础设施条件、数字化程度不够,技术无法大规模渗透到产业。但后来,几乎是一夜之间,阿里云从内部最受争议的业务,三级跳成了最值钱最有价值的业务和资产了。

  由曦:这个就是战略的价值。所谓“战略”就是从现在看今后在市场的位置。蚂蚁最近发布了“蚂蚁链”,未来解决交易信任的机制,已经从一对一,发展到多对多,产业经济协同的构建,生态起来后,会带来非常大的价值。

  这个过程中,悖论和挑战是什么?公司上市后,投资者股民对公司盈利和需求很大,这势必会影响到对未来的投资。在短期财务表现外,如何为长期做投入,这是未来值得观察的点。

  思远:上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对客户、员工、投资者都要负责,盘子越大,需要处理和平衡的矛盾就越多,考量掌舵人的大智慧。

  防止资金虹吸效应 科创板“按节奏”排档期

  思远:按蚂蚁宣布IPO当天市值统计,A股中有7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万亿,其中4家银行2家保险公司,唯一跟金融无关联的是贵州茅台;蚂蚁估值2000亿美金,但A股科创板中的133家企业总市值才3万亿左右,这么大体量市场接得住吗?市场会有什么反应?

  由曦:(1)科创板是寄予国家经济转型非常大的希望的市场。纳斯达克有很多市值巨大的公司,像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科创板要做好,也要有以科技主导代表性的公司,才能客观上证明科创板的融资能力和吸引力。(2)目前,国内M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比较高,这也是整体社会的现金流通量。这些流动性,如何投入到生产当中,带来GDP产值提升?截至6月,M2余额213万亿,相比这个盘子,蚂蚁这次融资金额大概是100亿到200亿美元,客观上会促进中国经济从靠投资拉动,向数字科创拉动的转型。

  思远:京东数科前不久也宣布要登陆科创板。其他科技企业包括中概股都有陆续回归计划,蚂蚁IPO会给这些“准科创板”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由曦:最近我跟很多公司交流,他们对蚂蚁的事非常关切。比如一家做母基金的公司,投资了很多科创型企业,面临着怎么退出的问题。从蚂蚁的市值及科创板的估值来看,会给新经济投资很大的回报。

  思远:资金盘面上,会不会对其他企业产生“虹吸效应”?

  由曦:所有市场行为都有客观原因。监管机构肯定会一步一步有节奏地放。普通人能看到的问题,监管机构、券商肯定都会考虑到。这个“节奏”有点类似于电影市场的“档期安排”。

  更名“蚂蚁集团”背后:FINTECH企业未来的两大挑战

  思远:蚂蚁最初形态就是“支付宝”的支付信用工具,后来发展到FINTECH科技金融业务,再到这次上市前,悄悄把名字从“蚂蚁金服”变成“蚂蚁集团”。怎么看从诞生开始的三次转型,顺势而为?还是形势所迫?

  由曦:每个公司发展到一个阶段后,都会面临瓶颈。支付宝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现支付业务本身的可复制性是比较强的。现在中国的支付公司有几百家,支付宝成功是依赖于淘宝“场景”。随着淘宝交易量增大,需要找到更多场景,通过交易,沉淀数据;再通过沉淀数据,找到新的商业逻辑和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跟微信支付从线上打到线下,跟美团也有竞争,包括在政务服务和百姓生活服务方面。支付宝刚开始做时,肯定不会想到会有“借呗”“花呗”这样的转化方式,这些是在生活商业数字化后,数据互通产生的新需求。未来,物联网更发达,这种数据和场景的交互跟现在的量级比会产生非常大的飞跃。

  思远:最近一次更名背后。大家都猜测,因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导致的“暴雷潮”让监管愈发收紧口子。因此,包括像蚂蚁、京东数科这些原来的互金领军企业,都不得不去做“去金融强科技”的方向转型。这会面临两大挑战(1)内部增长,中国互联网市场经历了10年高速发展,用户数量、流量,增速见顶,怎么去寻找新增量?(2)如何与传统金融共舞。坦白讲,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FINTECH公司,态度一直很微妙:一方面眼下需要这种数字能力;另一方面,传统机构对核心业务和数据,肯定寻求独立掌握,不可能教育他人。这也会导致很多“貌合神离”的现象出现。你怎么看?

万物互联背后的数字经济畅享 版权方提供

  由曦:可以从两件事去理解。(1)最近“蚂蚁金服”变成“蚂蚁集团”过程中,蚂蚁对外表达了“重科技”的立场,未来希望用科技能力去解决问题,其实此前蚂蚁已经意识到,多年发展的杀手锏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金融牌照,也不在于有什么垄断地位。而是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发展,市场对科技的需求将以目前预料不到的形式迸发,未来万物互联让人们无法清晰地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场景,这就为创新生产要素的组合,留下了空间。

  思远:以往,经济产业要素是彼此独立的,做农业就做农业,做金融就做金融,产业间是“加法”组合,链式连接;数字科技时代,依托实体和服务的数字化,会让产业发生化学反应,经济结构从链式变成了网状,这需要更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效率速度。这从产业和国家层面得到了印证,比如现在提出的新基建,就是改进生产、商业效率。阿里巴巴叫产业数字化,腾讯叫产业互联网,说法不同,本质上是要提取数字能力,参与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变革。

  由曦:是的,我完全同意。

  数字技术发展 经济内循环格局促“破圈”竞争加剧

  思远:这两年互联网公司之间“破圈”擦枪走火,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比如滴滴和美团。背后就是大家的数字能力、线下资源有了交集。现在蚂蚁集团与微信支付(支付)、美团(本地生活)、数科(企业服务)等,都有直接竞争。数字能力越强的企业,面对的对手就越多。你怎么看?

  由曦:现在整个行业确实面临“存量竞争”的严酷环境。可见的机会就这么多,跟整个国际局势、经济大环境和眼下的疫情有关:比如外需、出口受影响,抖音在全球业务拓展,华为的海外业务发展,都受到环境影响。目前这个时点,中国需要内循环、大循环国内市场,就会造成国内同一块蛋糕的竞争者越来越多,竞争更残酷。这时考验的是企业的战略能力,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中跳出去、看得更远。单体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练好内功,等待时机。伟大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残酷的环境中,等待机会。

  思远:就像你说的,越是严酷的环境,越需要定力和格局。不管怎么说,一家市值巨大的超级独角兽登陆资本市场,在当下的宏观和产业环境下,对资本市场和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随着未来科创板更有节奏地放开,更多优秀的科技企业加入,我们对中国数字经济未来的畅想仍然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