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央广网

专家:“有钱不花”现象背后隐藏了什么逻辑?

2016-08-11 13:37: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哪个省份或地区的居民最爱花钱?哪些地区的居民“有钱不花”?在不同地区,经济增速和消费增速成正比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北京最低,只有3.8%,上海位列全国倒数第四,仅高于山西和宁夏。而上半年经济增速只有-1%的辽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却达到8.1%。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最快的地区,往往是居民收入额较低、收入增速却增长较快的地区。

  如果从人均消费额来看,北京和上海稳坐全国前两名。而消费增速较高的地区,特别是超过12%的地区,大多是消费额很低的地区,比如贵州和西藏。

  如果从城市排名来看,京沪深这三个一线城市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3.8%、7.6%、8.1%,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明显靠后。

  但一些在这项数据上取得高增长的城市,经济增速却比京沪深要低得多。比如今年上半年长春GDP增速只有6.1%,分别低于京沪的6.7%、深圳的8.6%。但长春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是10.5%,比京沪深的数字都要高。

  类似的情况,在其它地区也出现了。比如今年上半年辽宁、黑龙江经济增速分别只有-1%、5.7%,但是两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达到8.1%、10%,大幅高于京沪的增速。

  值得探究的是,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的地区恰恰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一线城市。耐人寻味的“有钱不花”现象背后隐藏了怎样的逻辑?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潘建成:关于这一议题,有几个概念需要更新:首先,整个报告里面主要的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但是这个指标不完全代表着当地的消费,因为零售总额是指商店卖的东西的总额,而消费是指当地居民购买的。过去很多外地人到北京、上海来买东西,现在随着网购的发展,大家不需要再去北京、上海买东西了,所以这些地方零售的增长被放大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居民消费有所减少,这只是是跟消费的业态有关。

  第二,零售不完全代表着消费。今天我们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消费正在从物质的消费或者商品的消费转向服务的消费,在收入提高之后,很多人从买东西转向旅游、看电影。地区的收入越高,服务型消费的总额就越大,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所以零售的增长虽然并不快,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地方销售的增长不快。

  第三,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地方的居民收入很高,人均的消费能力很强,所以它的增长就会慢一点。

  第四,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有两点,一个是收入,第二个就是社会保障。如果一个地区的住房保障水平高,或者住房的费用相对较低,会对当地的居民消费起到促进的作用,反之会对当地的消费起到抑制的作用。

  第五,消费的观念也会影响消费。

  消费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只看零售额的变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增强,关注消费,提振消费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有三点:第一还是要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第二就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保水平。第三就是改善消费的环境。

编辑:昌朋淼

关键词:消费;零售;经济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信息消费 可以叫响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披露,2016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在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到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2016-08-10 11:23:00

微信钓客强迫消费 依托咖啡店16人团伙被打掉

【微信钓客强迫消费 依托咖啡店16人团伙被打掉】不少男士和女士吃饭时,都会选择主动买单。根据历下公安分局科院路派出所副所长孙晓鹏的介绍,阿强随后便按照“缘来是你”的介绍,来到和平路上一小区内的咖啡店。

2016-08-01 22:16:00

2016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开幕

2016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7日在青岛开幕。本届大会以“创想无界 智赢未来”的主题,展览面积30000余平方米,展位1000余个,参展企业200余家,将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采购商及数百余名政企高层和业内专家参会参展。

2016-07-07 09:00: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