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央广网

环境安全不可分 区域协调、联防共治是根本

2016-07-19 11:2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我们同享一片天,我们共饮一江水,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点,而环境的安全和保护更是各地一盘棋,以邻为壑绝不是好办法。只有各地建立好协调机制,强化跨区域联防共治,同时积极拓宽垃圾处理渠道,才是解决垃圾异地倾倒问题的根本之道。

  《央广财经评论》专家点评:环境安全不可分,区域协调、联防共治是根本。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

  上海向周边水环境倾倒城市垃圾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显然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一个城市与另外一个地区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呼吁已久,但事实上并没有很好解决的跨区域之间尊重环境安全不可分性的自然特征,真正用最严格的法律、最有效的管理、最有效的渠道来真正实现区域一体化的环境建构环境安全管理。这些年,我们讲区域一体化大概念讲的比较多,主要还是指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如何进一步缩小。事实上,真正难以治理的就是区域与区域之间联合共治过程中一个地区成本如何不至于转化成其他社会成本,地区发展不能损害另外一个地方的权益,这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当中最难处理的问题,环境当中出现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两个重要的原因,一、在长三角这些年来虽然在地区协调,特别是原有十六个核心城市加后来加进去的几个核心城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在全国来看处理的还是不错的,处理不错的区域当中居然仍然存在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缺少一个最基本的对环境安全的认知,环境风险、环境安全是不可分的,意思是你这里产生的风险一定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环境安全,这就叫做环境安全的不可分性。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不治理,中游、下游治理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它的不可分性,因为水是流动的。空气也是流动的,严重的污染可能会通过环境的流动性对其他地方构成影响,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体制安排上按、法律上和社会管理上真正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共治的机制。这个今后应该成为全国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尤其是各大增长极城市群进一步加快发展过程当中更加注意的一个问题,否则今天看到的长三角的现象,未来在其他各个城市会更加频繁的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现象。

  二、我们没有找到最终有效的资源化转移的渠道,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抱怨这个现象的产生,却不能够建立更好的垃圾转化为资源渠道建构,最终找不到出路,相信夜里偷偷倒垃圾的这些企业,除了极少数仅仅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以邻为壑以外,一部分地区政府也知道这个问题事实上频繁发生是不应该的,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很好的渠道,实现城市的生活垃圾、城市建筑垃圾和公共环境垃圾对转化成资源,这应该是可以大大的缓解。

  今后的出路到底在什么地方?一、利用好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的PPP的改革,比方说环境工程当中包括环境污染的处理,特大型城市每天产生天量的生活垃圾,上海历来存在这个重大的问题,包括扔到海里去,扔到长江和太湖里去,这是对其他地方甚至对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用土地去填埋,寸土寸金的地方没有那么多地去填埋。烧掉产生二恶英,二恶英是致癌物。无论你怎么处理,只要不能解决资源化转移的问题,最终总会对社会构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剩下只有一条渠道,就是借助于PPP,政府本来环境治理就意味着政府是投资主体,但仅仅有政府一个投资主体,不足以解决如此普遍如此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就要引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进来以后,企业化的管理、专家团队机制的设计、设备的更新改造,使得一直以来困扰城乡发展、困扰都市圈发展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资源化的转移。

  上海其实在生活垃圾处理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在南汇地区建立的生物发电厂,实际上就是原来的生活垃圾堆放场,在百姓苦不堪言的情形下,政府积极地有所作为,用PPP的机制建立成一个发电厂,这样就"化腐朽为神奇"。

  在全国各地,正在推进的PPP改革一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如何政府投资、社会参与,建立两个有效的机制,让社会资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有前途、可持续,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另外,国有资本跟社会资本向融合,如何确保资产安全运营,从而使得企业产业化的机制能够长期延续下去,而不至于虎头蛇尾。今后如何借助两个机制的建构和完善,加上政府间进一步加强协调共建平台,可以显著的缓解这方面压力。

  其他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的是法制体系的严格建构,我们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包括全面依法治理环境,特别是具有安全不可分性的、风险不可分性的、风险随时有可能转移的、个别成本随时转化为社会成本的环境的问题,更需要用最严厉的法律来加以管理和约束,这仅仅靠劝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背后就是一个成本收益的问题,它能够把成本转嫁给别人,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这种情形如果仅仅简单靠事后简单处理,处理它造成损失会远远显著的小于由此带来的收益,它的违约就是一个理性的违约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用最严格的法律,这就是世界上为什么针对此类的环境污染现象不惜用最严格的法律去治理,因为这个司空见惯,难以治理。如果你不严格的话,常常会导致执法无效的情况。

  城市与城市之间尤其是未来城市圈增长极的发展,这种现象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为了防止进一步出现这种以邻为壑的现象,就要必须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综合兼治、联合协调环境一体化管理的联动机制,应该在全国提出这样的设计要求,在全国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在各地区形成联合共建的机制,有了三个层次。再加上企业建立真正遵守环境伦理,我们不同层次的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我们每一个人,四个环节都能够积极有效把环境治理的问题落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去,法律和政策以及公共管理能够真正到位,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缓解,最终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编辑:张乔

关键词:城市;环境;企业;政府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城市内涝都是“管网惹的祸”? 专家建议补偿水体排放空间

 据了解,2013年,武汉市曾启动“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将重点建设17个排水系统,计划投资130亿元。但是昨天,武汉街道、地铁被灌图片刷爆朋友圈。

2016-07-07 15:13:00

城市排行榜竞相出炉 “好城”谁说了算?

昨天,一份最新的城市排行榜再次引发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讨论,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多月以来,第三份关于城市排行榜的报告。随着城市排行榜纷纷出炉,相同的城市在不同标准下排行有所不同,因此也引发热议:城市的衡量标准应该怎么定?为什么会出现排行相悖的情况?

2016-07-04 09:00:00

记者梳理河南以“城市”冠名的一本高校

2016-06-30 09:5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