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央广财经评论 > 正文

金砖国家将建立联合外汇储备 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2013-08-27 17:18  来源:新浪体育我要评论 

  【导读】金砖国家将建立联合外汇储备,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提供最大份额。

  中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即将开始,涉及下一步世界经济格局的各种消息也不断出现。

  今天,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吹风会上表示,金砖国家将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规模1千亿美元的联合外汇储备库,中国将向这项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提供最大的份额。易纲表示,“在货币政策方面,G20峰会将聚焦如何在发达经济体退出或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时,将其外部冲击降到最低。”在今天的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将关注的重点投向了热钱的流出和美国推出QE的预期。朱光耀说,美国经济呈现一些积极迹象,正在逐步复苏。但是,美国必须考虑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特别是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和节奏。

  从今年6月开始,热钱流出的趋势非常明显。央行数据显示,7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环比前一月下降245亿元,连续两月出现环比下降。而在今年5月份之前,热钱依然保持流入的态势。实际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金砖国家也饱受热钱流出之苦。比方说巴西,随着美联储退出步伐临近,巴西又开始承受资本大规模撤离之痛。除此之外印度、印尼和泰国的股市也在今年出现了罕见的连续下跌现象。显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只期待外部环境的好转是不现实的。金砖国家抱团取暖,建立统一的联合外汇储备,对于这些国家保证市场稳定,应对外部危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金砖国家的合作,各国的经济交流也将会更加深入,更加健康的经济新格局,也有可能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将就此评论。

  金砖国家将建立联合外汇储备,而且规模高达1千亿美元。这对于抵御外部风险,尤其是目前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的热钱流出的风险,会有直接的作用。这个规模是不是充足?它会对金砖国家起到多大的作用?

  张茉楠:从间接的意义上来看,其实在金砖国家建立外汇储备库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金融防火墙,实际上这些成员国国家在面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候,实际上是建立个有效的防御机制,从规模上角度来讲,因为现在金砖五国的外汇储备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75%,总体里看尤其像中国外汇储备就占到了三成所有,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比较多,但是一千亿左右的外汇储备规模跟金砖五国总体的外汇储备规模相比,可能还是数量未必有那么足够,那么从现在的意义上来讲,其实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是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当时建立所谓的亚洲外汇储备库,对当时抵御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如果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不考虑溢出效果的情况下,金砖国家抱团取暖联合应对金融市场动荡,其实现在事实已经迫在眉睫了。

  这道防火墙未来会不会继续扩大?

  张茉楠:因为毕竟现在1000亿左右的额度,跟金砖五国总体的外汇储备规模相比还算是比较小,也就占到1.3%左右,未来如果金融市场出现大的剧烈动荡,特别是如果美联储政策退出,很多新兴经济体的这种金融脆弱性就逐步显现出来,外汇资本的外流,包括各国货币大幅的贬值,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特别是对于那些杠杆率比较高的国家,比如说像印度、巴西这些国家,面临着非常大的资本外流的压力,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这种联合外汇储备它可能会发挥非常大稳定市场的作用。

  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说,中国将会为这1千亿美元的联合外汇储备提供最大的份额,砖五国的出资额可能是怎么样来分配的?

  张茉楠:因为现在中国外汇储备是3.5万亿美元,占到全球的1/3,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是占到求的7%,印度占到全球的4%,巴西是占全球的2%。也就是按照各国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来确定出资的份额,所以说这次1100亿外汇储备的库,中国出资是大约40%左右,也就是要出资410亿美元的份额,如果随着未来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外汇储备库更多的在面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加强各国之间金融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出资份额也许随着在整个外汇储备份额当中所起的作用而逐步提高。

  份额的大小和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经济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之间,是不是有着必然的联系?

  张茉楠: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它有正相关性,特别是随着我们整体的经济规模、贸易规模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在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外汇储备当中的话语权也好还是地位也好,一定也会成为非常大的受益者和拥有非常大话语权的主体。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在今天的吹风会上说,美国必须考虑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特别是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和节奏。退出量化宽松,某种程度上其他国家并不太可能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影响。那么,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脚步能否会因为其他国家的呼吁而变化?

  张茉楠:绝对不会,因为美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的自我主义,也就是说它所有的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要使每个国家利益最大化,比如说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它从来没有想到有巨大的资本流或者叫流动性流入到新兴经济体,推动它们的通胀和资本价格的上涨,反过来当量化宽松退出的时候,它也不会兼顾到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比如说考虑到市场的动荡、货币的贬值以及资产泡沫的破灭,所以我认为美国政策退出的脚步绝对不会因为新兴经济体比较顾虑或者是担心出现风险而有所放缓。

  既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脚步难以被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除了建立外汇储备,还有哪些应对的方式?

  张茉楠:这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的第一步,实际上金融外汇储备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短期来看应对金融市场可以在包括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资本的安全网,金融安全网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像要架固这样一个金融的防火墙,比如说如果一旦政策退出产生连锁性的反映,外汇储备就应该在金融市场或者在货币市场上加大投放,在稳定各国家之间汇率的波动。另外一方面从长期的角度讲,之所以要建立外汇储备库,也就是要打破美国的金融的霸权和它所构建起来的金融格局,那么这些国家的各国货币也要推进本地的国际化进程,所以说包括我们国家本地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以及在金砖集团内建立共同的金融安全领域都应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另外一角度来讲,以前也已经意识到,建立金砖国家的开发银行,把本国的储蓄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这个实际上也是未来大的方向。

  建立联合外汇储备有利于打破美元金融的霸权,是不是对于建立新的区域经济秩序都是有利好的作用的?

  张茉楠:不仅仅是区域,可能对于未来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的建立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说尽管是我们迈出了一小步,但是一小步十年以后,也许金砖国家的金融在全球当中的格局和地位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王梦妍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