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央广财经评论 > 正文

媒体报利率市场化已获批 评:有风险就应该暴露

2013-07-31 11:26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导读】媒体称利率市场化方案已经获批,5年定存基准利率可能被首先取消。

  根据《财经》杂志的最新报道,央行已经制定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批准。而参与这个方案讨论的人士透露,央行为利率市场化进程设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近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央行形成通过政策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不久前,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根据央行的规划,取消贷款利率之后,下一步央行计划逐步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存款利率方面,将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而昨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特别提到,下半年要“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另外,央行还会通过建立主导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来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此,市场的共识是,相对于短期的影响,市场更看重的是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长期的影响,尤其是资产规模巨大的各商业银行,他们正从高利润、高增长、低不良的“黄金时代”,进入适度增长、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风险逐渐暴露的“白银时代”。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此发表评论。

  有媒体报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的介绍,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官方也没有表态,您觉得媒体传的这个版本听起来是不是符合市场预期?我们注意到,昨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也提到,下半年要“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向松祚:媒体报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步骤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也不是新的消息。事实上在十多年以前,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的时候,就已经定了这个事情了,但是任何时候都没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表。利率市场化牵涉到金融体系、银行体系和经济整体的综合性改革,难确定一个非常具体的、明确的时间表,必须要根据情况逐步的实施。

  但是,总体逻辑的次序应该是没有错的,我国家利率市场化大体上已经完成接近90%了,剩下的10%是最麻烦的、最关键的。现在只是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但在前几年也有大幅度的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比如存款利率的上限可以浮动10%。目前利率市场化最缺的是几个外部的制度条件,比如资信评估的体系、对企业、对个人、对金融机构的这种信用评级体系,征信的体系。另外,绝大多数的银行金融机构还不完全是一个市场约束的企业,比如银行股东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尽管已经有一些市场约束,也是上市公司,但是财务约束、风险约束和经济机制约束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剩下的10%的“难啃的骨头”应该说是比较麻烦的,那么能不能被啃下来,什么时候会被啃下来?

  向松祚:中国人民银行在这几年已经明确表示,首先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全部放开。商业银行本身所谓的存款大战、月末、季末充时点、抢多存款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了,过去存款利率在管理条件下还没有那么激进,如果现在把存款利率全部放开,最大的麻烦就是中小的金融机构缺少网点,存款基础没有那么雄厚,可能非常激进地抬高存款利率来吸收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存款。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极有可能增加这些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

  现在中国的金融风险已经很大了,在这样大的背景下,第一步要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起来,第二步要进一步从监管指标上要完善金融机构的财务指标,同时要在商业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激励机制方面也要有非常明确的约束。只有这些约束建立起来之后,他们才是能够高度重视风险。

  央行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设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的目标,节奏分明的要啃下这个“难啃的骨头”。大家也说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高利润、高增长、低不良”的黄金时代的结束,据了解,国际上像拉美一些地区的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候都出现了中小银行倒闭潮,那么国内的银行业会为此做什么样的准备,又应该怎么样来应对呢?

  向松祚:保险制度建立起来能够把中小存款户的利益保留,银行和金融机构该破产就破产,没有破产机制、没有市场配合的机制怎么是一个真正市场经济?怎么是真正有效的金融体制呢?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观点,什么叫风险,有风险就应该暴露。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吉媛媛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