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央广网

互联网跨界融合中的“共生金融”新模式

2015-11-26 15:12:00 来源:财新网

  孤立地研究互联网金融,很容易忽视互联网时代金融发生的跨界融合的重大变化。“共生金融”则更加突出了互联网时代金融的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更能代表“互联网+传统产业”带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潮流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永利)在货币产生之后,随着交换的发展及货币的应用和演化,围绕货币的运行和管理所形成的金融活动也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形成专门的“金融”概念和相对独立运行的“虚拟经济”领域,金融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随着金融专业化的不断加深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内部又在不断分化,演生出更多的分支领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等,其中,银行又分化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央银行等;保险则分化出财险、寿险、健康险、再保险等;基金也分化出公募、私募、风投等。总之,金融一直向着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推进。

  实际上,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延伸的链条越来越长,涉及的环节越来越多,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推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基本上走到极致,全球性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已经出现(这也是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根源所在),经济发展方式和商业组织模式等亟需转变。

  幸运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的突破,云计算、大数据应运而生;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随时随地互联、万事万物互联正在快速普及。这推动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对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社会组织和商业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现在,“分布式、区块链”的技术正在引发越来越多人的热情,一旦得到广泛应用,可能在去中介化、去主权化上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这也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产生划时代的深刻变革:从工业化时代迈向互联网时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如果说工业社会更加突出技术、产品、专业,推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话,那么,互联网时代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跨界融合,打通原有行业、专业、市场等方面的分界,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横向开放,形成资源整合共享、减少中介环节、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促进多维融合化反的新的产业链或生态面组织形态,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行业的划分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推动企业形态明显分化:一种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延伸服务范围,形成产业链垂直闭环或者平面开放的横向闭环,形成跨业经营的大型企业“托拉斯”。另一种则是大量的、专业化的、小型的企业,其中很多将依附于前一类大型企业产业链或业务平台上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这就使跨界融合、多业共生的“共生经济”形态越来越显现。

  在以中国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以及产成品销售市场,推动新的一轮全球化高速发展30年之后,大规模的资本和产能转移已经造成全球性流动性和产能过剩,最终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尽管主要经济体随即展开力度空前的救市行动,抑制了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剧烈动荡,但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甚至大规模的救市举动和货币投放,又增加了更多的危机因素,这将使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很难消除,世界经济将长时间保持低迷状态,甚至完全有可能爆发新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在全球性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市场已经从供方市场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且越来越聚焦于用户(需求)的争揽。形成独特的优势、拥有越多的用户、控制越大的需求,不仅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直接从用户方面获得回报,甚至会吸引更多的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形成供应者联盟,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共生经济发展,进而分享更多其他供应者的利润,甚至可以为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用户,自己的产品都可以按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形成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性价比,并通过更多的服务收费或分享其他供应者的利润加以弥补,从而颠覆传统上单一环节产品或服务经营,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超过成本,获得足够盈利以维持经营和发展的模式,催生出“羊毛出在猪身上,由别人买单”的综合作价与盈利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开始从重产品转向重服务,从重硬件转向重软件,从重物质产品转向重非物质产品(主要是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从单一产品或服务转向组合式产品或平台化服务。这样,非物质产品,特别是文化体育产品的视频传播,将成为最具成长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大数据(信息)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而要在这些领域赢得市场、成功发展,必须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形成包括互联网云平台、传输通道、智能终端在内的、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生态,提供极致产品或服务体验(最具竞争力的性价比),颠覆传统,创新模式,而且要努力推动全球化发展,形成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与经济组织跨界发展的“共生经济”形态相适应,其中的金融部分也就形成了突出的“共生金融”的特征。这类金融与企业集团的其他经济活动融合共生,共享用户资源以及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营销渠道和用户终端等资源,增强用户粘性和综合竞争实力,形成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的新型业态,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实体经济活动之中。同时,传统的金融行业划分、分业经营也被突破,金融综合经营更是“共生金融”的内在要求,而且,网络支付、网络平台(金融产品分销和交易平台)、网络资管(财富管理、大资管)正在成为“共生金融”发展的主流选择。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以及信息中介服务等金融模式称作“互联网金融”,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也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似乎已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的专用名称。但“互联网金融”还是习惯性地把金融作为独立的行业来看待,只是突出了其互联网的特征,而忽视了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了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的新业态。而孤立地研究互联网金融,很容易忽视互联网时代金融发生的跨界融合的重大变化。比较而言,“共生金融”则更加突出了互联网时代金融的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更能代表“互联网+传统产业”带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潮流:未来,不融入跨业经营的生态圈而单独发展的金融机构,包括简单运用互联网技术单独发展的支付公司、P2P公司等新型金融从业机构,其发展空间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

  目前,不仅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依托其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形成跨业经营的共生经济模式,而且一些商业物流企业、房地产企业等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造,加快共生经济模式的发展(如京东商城、苏宁电器、万达集团等)。所有这些跨业经营的企业集团,都将金融纳入综合发展的范畴,金融作为最容易互联网化改造的领域,成为互联网共生经济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

  不仅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此,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探索跨业经营,打造自己的生态面,形成生态型综合组织。如中国工商银行正在突破传统的“存、放、汇”业务范围,大力发展“eICBC”,依托互联网技术,综合发展包括“融e沟”(电商平台)、“融e联”(电子通讯平台)、“融e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和服务。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企业等进行合作,形成紧密型的跨业共生经营模式。

  其中,中国新兴的乐视集团已经形成了“以可以视频传播的文化体育产业作为主业(内容),以智能化、负利化(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电视机、手机、汽车作为载体(终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商为支撑(平台),以互联网金融融合和联系一切的(简单归纳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开放的闭环”生态体系,并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可以说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跨界发展的突出代表,也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成功案例,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在催生的新型共生经济模式,这也对传统的经济监管和法律体系等带来很大冲击,特别是传统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更是如此,亟需做出相应改革。

    作者为原中国银行资深研究员,现为乐视高级副总裁

编辑:冯孔

关键词:金融;互联网时代;乐视;互联网企业;金融产品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央行行长周小川谈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015-11-25 15:20:00

平安银行: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 布局物联网金融

11月12日,第16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举行,平安银行副行长胡跃飞以“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 提前布局物联网金融”为主题,介绍了该行积极推进“互联网+”转型,以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全面切入客户的经营和生活中的各项金融需求,走互联网时代下新金融之路等一系列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2015-11-18 09:09:00

专家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中财办副主任表示:金融监管体制将进行改革。《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关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统一金融监管体系。

2015-11-09 16:20: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