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年内部分纯牛奶涨价超30% 袋装奶8年涨幅超一倍

2013-12-06 09: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普通纯牛奶利润微薄,目前多数奶企靠各类调味奶、酸奶等高利润产品贴补亏空

  家住西直门的张阿姨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已经有十来年了。近日她像往常一样来到首体附近的家乐福买三元的袋装鲜牛奶时发现:又涨价了!从这个月开始,这种243毫升的鲜牛奶由原来的1.9元涨到了2.2元。不过在感叹之余,她也见怪不怪了:“这一两年已经涨了三四次了,每次都涨几毛钱,看着不多花着也不少。”她还清楚地记得,2005年时这种袋奶是0.95元一袋。“八年涨了一倍多!算下来也够惊人的!”她感叹。其实除了三元,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的普通纯牛奶都从这个月开始涨价,像蒙牛、伊利的百利包鲜牛奶,去年末的价格约为每箱22元,但如今已经到了30元以上,涨幅超过30%。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游生奶价格上涨和奶源短缺成为各家奶企的共同涨价理由。

  中小奶企抢奶触发新一轮奶荒

  某内蒙古大型乳品企业在呼和浩特市的收奶负责人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确实奶荒,抬价都收不到。他介绍,这轮奶荒源自今年下半年,“几乎是一周之内一大批中小型乳品企业突然都杀到了内蒙古跟我们争抢奶源!”他回忆说,虽然自己从事收奶管理已经十多年了,但这次来抢奶的很多企业之前都从没见过。据北青报记者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些突如其来的抢奶大军都是受到我国限制进口大包装洋奶粉而失去了原料奶源,从而转来抢收生奶的。

  据了解,我国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乳品企业此前其实都是在用进口奶粉还原成牛奶进行生产的,用洋奶粉还原牛奶的成本比直接用生奶更低,这是洋奶粉曾在中小型乳品企业中盛行的主要原因。但根据国务院的最新政策,大包装洋奶粉进口受限了,等米下锅的乳品企业只能来抢生奶了。这位行业人士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之前一吨洋奶粉只有两三万元,但限制洋奶粉进口后不仅货源少了,价格也大幅上涨到四五万元一吨。货少价高促使这些企业开始杀到生奶产区抢收,为了能把货源抢到手,他们开始抬价收购。这位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几个月前呼和浩特当地的生奶收购价还是每公斤3.7至3.8元,如今则已经涨到了5元左右。“即便这样,我们还是抢不到足够的奶,这种供不应求的趋势逼着奶价还得涨!”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包括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其实都与当地奶农户签有长期供奶合同,本应能够保证奶源。但面对上涨的奶价,一些养牛户开始把奶卖给后来的乳品企业。“我们也没办法,面对的都是当地奶农,难道我们还能告他违反合同?”这位大型乳企的奶源负责人无奈地告诉北青报记者,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只能软硬兼施,但更多的还是同样提高收购价格与后来奶企竞争。

  但牛奶是要靠奶牛而不是机器生产的,奶就这么多,突然杀出这么多收奶的,最终肯定是大家都吃不饱,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奶荒。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吉媛媛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