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王浩:金融创新探索之——金融便利店走进上海社区

2013-07-08 12:34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王浩)银行现在有两个地方需要改进:一是“嫌贫爱富”,喜欢大客户,对普通百姓小散户有些照顾不周;二是“缺乏个性”,各家银行的业务大同小异,老百姓的选择不够多。银行服务能不能进一步精细化、个性化,在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找到新的增长点?

   柯先生:我们是周边的商户,手头有点闲钱,我们看看买什么理财产品,想过来咨询下。我们日常交水电费、电话费都在这里,很方便的。

  40岁的柯先生是上海浦东张江区一家商户的老板,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上海农商行的一家金融便利店内咨询理财业务。跟柯先生一样,周边的社区的居民和商户,已经把这家金融便利店当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金融便利店,很像是我们平时小区里经常光顾的小超市,只不过这里提供的却是金融服务和产品。这家金融便利店的负责人张瑜介绍,到了晚上,便利店更热闹,很多附近居民来这里拉家常,顺便办理业务。

  张瑜:这边有一个红外线扫描的机器,这个上面的几个按钮是我们金融便利店专属的,有机票预订,还有公交卡充值,这些都是应老百姓的需求我们开设的。这边是夜间服务专柜,主要是服务我们周边的社区居民,因为上班族到了晚上下班以后,其他的金融网点都关门了,就没有办法办理金融服务,但我们这边是晚上营业到9点钟,延时服务的。

  以往,这些资金量小、却占用大量资源的散户业务,在银行眼中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上海农商行却把金融便利店开到了社区里,把“家门口的银行”开得有滋有味。到2012年末,金融便利店已经超过100家。

  机构下沉、服务理念的回归,在商业上也换来了不菲的回报。张瑜负责的这家金融便利店开业三年来,业务量大幅上升,存款余额达到3.2亿,贷款余额1.4亿,理财产品累计销售2.4亿,客户资源也从不断向金融便利店聚集,如今,超过9000名附近居民都成了这家金融便利店的客户。

  张瑜:开业之前也不是延时经营的,所以那时候说老实话,人气不是很旺,业务也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就是从延时到晚上9点以后,一步步吸引了很多居民客户的认可,一点点累积了很多忠厚的客户群体,所以现在业绩增长很好。

  主持人:满足老百姓的金融需求,让银行尝到了甜头。正如业内所说:没有不好的客户资源,只有不到位的服务。那么,通常被银行看做劣质资源、也是金融服务弱势群体的老年人,银行是否“有金可挖”呢?

  十五年前为配套国企改革,国务院提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上海银行成为首批代发银行。当时,养老金代发在很多银行看来是个苦差事。

  上海银行养老金融部副总经理沈洁:15年前,养老金代发的工作量很大,而且收益非常低,那时每个月代发就500对块钱,很多银行是不愿意参与的。我们平时代发的高峰日,门口排队有两三百人,一方面一线员工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高端客户会掉头就走,因为会对柜内资源形成挤占,但可贵的是,我们坚持了15年。

  如今15年过去,养老金代发业务也开始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截至到2012年,上海市的老龄人口率达到26%,而上海银行代发的养老金账户也突破150万,占上海市养老金客户总量的40%,而且账户的月资金量也从15年前的500元提高到2500元。

  数字变化的背后,预示着上海银行遇到了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守着这么大一块资源,如何把“养老金”升级为“养老金融”,是上海银行转型必须要考虑的。

  沈洁:所以这个机遇如果我们抓住了,那就会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如果因循守旧,可能永远只能处于养老产业链的末端。所以2012年,上海银行认为发展养老金融刻不容缓,不能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必须加快转型,和“银发产业”能够擦出火花,同时能够把养老和金融两个词之间,形成相濡以沫的关系。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李晓玉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