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分析人士称铁路总公司应尽快成为市场主体

2013-03-19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我要评论 

  3月17日,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低调挂牌。挂了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牌子连同“铁道部”一起,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本轮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铁路政企分开呼吁已久,也是铁路市场化改革必须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外界对铁路改革期望很高,但必须指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仅是新起点,作为一个超大型垄断国企,它距离真正的市场主体仍相去甚远。

  换牌容易,换机制难。此次包括铁路政企分开在内的铁路市场化改革,触及的已不仅仅是盘根错节的利益,也触及到了铁路行业的“灵魂”。如何克服与生俱来的“国企病”,如何转换经营机制,提升管理效率,从而成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是摆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面前的一道道坎。

  就眼下而言,中国铁路总公司至少绕不开体制、债务和票价这三大难题。体制方面,除了饱受诟病的政企合一,高度一体化亦是铁路一大积弊,即供、产、销一体,设备运用与维修一体,生产单位与后勤辅助单位一体。此一高度垄断的经营模式若不打破,铁路转型之路无从谈起。

  债务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注册资金为10360亿元。公开资料则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原铁道部的总资产为43044亿元,负债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税后利润为-85.41亿元。而且铁道部长期借款达20604亿元,占总负债的77.74%。一转企,便背负如此沉重的债务,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市场化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票价方面,铁路巨额债务部分源于原来的铁道部过多地承担了公益性运输,部分则源于经营性运输中定价权的旁落。1995年至今,铁路需要的电力、油料、建材等生产资料价格早已涨了不少,但铁路的基础票价一直未涨,目前仍维持着18年前的价格,远低于成本。若铁路票价无法做到市场化,则中国铁路总公司扭亏和盈利之路将变得遥遥无期。

  之所以要对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艰巨性充分估计,是因为石油、电信等领域的前车之鉴。曾几何时,这两大领域也借政企分离之机,走向市场化,但时至今日,垄断未打破,竞争不充分,价格没理顺,群众不满意,其根源就在于市场化不足,两桶油、三大电信营运商远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经验不可不借鉴,教训亦不可不吸取。欲使中国铁路总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全面提高铁路企业经营化水平,唯有落实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改革,转换运营机制,提高发展内生动力。

  比如,未来应当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对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进一步拆分,并最终实现路网分离;比如,鼓励多种资本,尤其是民资,进入铁路领域,实现运营主体多元化,以进一步盘活市场;比如,严格区分公益性运输与经营性运输,赋予铁路总公司一定的定价权,实现铁路票价的部分市场化,等等。

  当然,铁路市场化改革绝非一时之功。美国铁路在完成政企分开的情况下,完成路网分离改革用了两年,对铁路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用了四年时间,其后又通过若干年才彻底放松管制。在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不妨给它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刘明霄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