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创新业务拖累全年业绩 基金公司被曝集体降薪50%

2012-12-24 18:41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12月24日消息(记者赵巍)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基金经理的年终奖一直令人艳羡,但今年的光景大不如从前。临近年底,基金行业频频传出降薪、裁员传闻。排名前三的嘉实基金更被业内曝出集体降薪50%。尽管嘉实予以否认,但业内人士称,基金业整体降薪20%是普遍现象。

  今年金融业日子不好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基金经理降薪幅度达50%还是有些让人吃惊。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哪家如此倒霉?知情者透露,很有可能是基金排名前三的嘉实基金。

  爆料人士:应该是嘉实,他们内部一个员工说今年降薪幅度可能会比较大,当时跟我说的是市场营销部门的。整体有这么一个幅度。就是经营数据达不到董事会的要求。

  记者随后致电嘉实基金市场部负责人陈忠辉进行核实,她立刻否认了此事。

  陈忠辉:那不是我们公司,应该是北京一个小公司。肯定是谣传。我觉得是不是个人的什么情况,不代表公司整体行为吧。

  其实,究竟是哪家基金公司这么凄惨并不重要,因为很有可能不只这一家如此倒霉,据记者了解,虽然裁员之风在基金业还没有刮起,但年终奖打折、收入下降将成为普遍现象。华泰联合数据显示,今年在短期理财等创新产品的带领下,基金份额总规模一直在上升,而全市场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触及2007年末以来新高。但基金公司的总收入却在不断下降。华泰联合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王群航说,这起码让基金从业者的薪酬普降20%。

  王群航:这一年多来,基金份额的规模是在增加,但资产规模没有增加。工作做得很多,但基金行业的收入难以增加。反映出全行业的收入在下降。下降的比例超过20%。

  为什么基金经理们干了活却并没挣到钱?这其实和大股东与基金经理薪酬之间的微妙关系密不可分。大股东们一般对基金公司的考核标准并不一致,有的追求规模、有的追求排名,有的追求利润。往往基金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股东们就开始以市场份额和排名作为考核标准。王群航说,今年大型基金公司主打的创新产品管理费一般只是股票型基金的五分之一,这就是他们吃力没讨好的原因。

  王群航:今年的创新是短期理财和货币基金,这两大创新对基金公司的收入边际效益非常低,甚至是负值,他可能增加规模但不一定能增加收入。这一次参与短期理财主要是大公司,小公司基本不参与,因为赔不起。

  不过,王群航感叹,归根结底,还是股票行情不好才让基金业艰难过冬。

  王群航:基金公司收入要增加就是全效资产规模一定要增加,全校资产规模没有增加就是股票基金资产净值上不来,原因就是股票基金发行很难,股票市场行情不好。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龙明洁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