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中国制造业泡沫论”夸大成本压力渲染产能过剩

2012-08-12 10: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我要评论 

  薛玉斌摄(新华社发)

  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日前在成都举行。

  近日,福布斯中文网刊发专栏文章,称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两重困境,制造业泡沫的迅速膨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对此,有专家对本报表示,这一论调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中国制造业的投资环境优势突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对外资仍具有吸引力,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是结构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自身来调节,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中国制造业的现象。

  不会出现外资“大撤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所有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和挑战,不单单是制造业。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劳动人口的素质在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日益专业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些对于制造业来说,都是有利条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制造业过去外部需求十分旺盛、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好光景一去不复返了,但目前的情况仍被看好。中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然而相对欧美、日本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对本报记者分析称,这些年我们观察到一些制造业企业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但这并不会对中国制造业构成整体性的威胁。因为越南是小国,人口很少,产业转移只可能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印度人口虽然很多,但劳动者的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的完整性等方面都比中国要差,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专家表示,尽管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生产成本显著上升,但我国中西部还存在广阔的产业转移的空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外资来华经营的相关政策更加成熟,服务也更加细致,中国的投资经营环境依然很具吸引力。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刘千里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