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天下公司 > 正文

雷佳烨:中国足球不差钱 减税救不了国足

2013-07-13 18:45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白岩松曾经说过,同为难兄难弟,中国足球的表现比中国股市更差。如今,中国股市在管理层的各种明暗救市经济政策下,已经逐渐止跌企稳;那么,表现更为糟糕的中国足球又该如何探底回升?管理层开出的药方,依旧是从经济着手,但这管用吗?

    近日,一则“国税总局与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座谈”的消息在网上被炒得火热。熟悉中国国情的球迷们很快就从中解读出一个信号,是不是税务机关要给中国足球减税了?毕竟,汇金增持、减免印花税都能够提振股市;那么是否能够同理可推,减免中国足球的税收能够救中国足球?

    支持者大有人在,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税赋很重,100万的工资要缴纳45万的税。高额税赋下,俱乐部开不出高薪揽才,低工资又推动不了球员积极性,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足球差钱吗”?至少在我看来,一点都不差,相反还十分“趁钱”。

    众所周知,自从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中国足球重视度的与日俱增,大量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涉足其中。中超十六支俱乐部的赞助商不是大国企、就是地产商,哪里会亏待中国球员?

    据统计,去年国内球员的年薪早已超过150万人民币,个别大牌外援年薪更是过亿;俱乐部在中超赛场上的投入更是一掷千金,不计成本,单场赢球奖金超千万,甚至出手比欧洲豪门俱乐部还阔绰;甚至连刚刚与中国足球解约的卡马乔,赔偿金都超过了7000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足球市场根本就不缺钱。既然不缺钱,那我们缺得是什么?全中国球迷都明白——是对中国足球的长远规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要想有实质上提高,必须从娃娃抓起,有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和足球文化。要做到这点,需要长期持之以恒,不记回报的投入,但国内资本显然没有这个耐心,也舍不得这份钱。相反,资本在乎的是快进快出,高回报;短期大量的快钱涌入中超,可以让联赛光鲜亮丽,但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恒大可以凭借强大的外援打进亚冠4强,但一转身,纯中国人组队的国家队照样1比5输给泰国。联赛强,国家队不一定强的定律其实我们也屡见不鲜:土耳其、俄罗斯、卡塔尔等国家不都是前车之鉴吗?与中国股市一样,中国足球并不需要强心剂。事实上,强心剂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危害更大,更容易耽误治疗,我们需要的是潜心静养而非昙花一现。

    如果国税总局真要给中国足球减税,希望能够加上一条强制性条约:减免的税收,都应强制性投入到青少年足球之上,多组织些足球比赛,多建一些足球场,真正的让中国足球刮骨疗伤。(经济之声评论员雷佳烨)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刘明霄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