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经济之声

首页 | 点播 | 财经 | 独家报道 | 主播 | 论坛

 首页 > 经济之声 > 央广财经观察

商业预付卡需实名登记 评:或影响一些商业企业经营

2011-05-26 13: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为防范利用商业预付卡洗钱、套现、脱逃税款以及行贿受贿等行为,国务院办公厅昨天对外公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商业预付卡实名登记制度,并不得使用现金购买,对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一次性购买一万元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由发卡人实名登记,严禁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收受任何形式的商业预付卡。意见还对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面值进行了限定,要求面值不得超过一千元。

  意见说,近年来商业预付卡市场发展迅速,商业预付卡以预付和非金融主体发行为典型特征,总体上看商业预付卡在减少现钞使用、便利公众支付、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必须看到,商业预付卡市场也存在严管不严、违法财务纪律、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等突出问题,严重扰乱了税收和财务管理秩序,助长了腐败行为。意见指出,商业预付卡今后要实施非现金购卡制度,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使用转账方式购卡的发卡人要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同时还将实行商业预付卡限额发行制度,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一千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购物卡滋生腐败,实名制能否真的药到病除?操作起来会不会有一定的难度?主持人刘倩和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财经评论人刘戈就此进行对话。

  刘倩:近年来商业预付卡市场发展的非常快,好处是减少现金的使用,便于大家的支付,还可以刺激消费。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它已经成为洗钱还有行贿受贿的工具,确实是该管一管。现在实名制严禁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当中收受任何形式的商业预付卡,凡是收了卡不能够按时上交的,以收受同等数额的现金来论处。这个猛一听确实是这个方法,想得还不错,但是很多网友现在就发问了,像北京的网友“熊猫”就说,买一万张面值不超过1000块钱的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送给人家不就得了吗?所以说先来请您分析一下,购物卡的实名制真的能够做到药到病除吗?

  刘戈:我觉得所有这些政策是针对于购物卡,而不是说通过购物卡就能够解决洗钱或者腐败的问题,这是两个问题。当然如果现在这样一个预付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行贿或者是洗钱的工具,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工具,也就是说你不能把工具比如说用刀子可以杀人,但是你最后把刀子去判定它是一个好刀子或者坏刀子,所以我是觉得这个应该看,就看购物卡,我们来看购物卡。

责编:侯莉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