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湖北打好三大攻坚战 今年准备这样干

2018-01-15 09:29:00来源:湖北日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合称“三大攻坚战”。

  打好三大攻坚战,被列为今年我省改革发展六项重点任务之首。“坚”在哪里?如何攻坚克难?

  化解风险

  警惕“黑天鹅”“灰犀牛”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及养老支付风险。

  往事如昨。2008年,美国“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债务危机,引发了一场呼啸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人见识了由突发事件引发危机的“黑天鹅”。仅一年后,搅动整个欧盟的希腊债务危机,又让人们看到了风险不断积累却遭人忽视、最终引发大事件的“灰犀牛”。

  当前,我省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首先要防控好“黑天鹅”式金融风险。他指出,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比如脱实向虚依然突出,不少资金流入股市、债市、期货、房地产等领域,累积金融泡沫,挤压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明股实债”,“灰犀牛”式风险持续累积。这些地方通过城投等平台借债,或为企业发债担保,加上“明股实债”等隐性债务,不断累积潜在风险。一些企业盲目扩张,滥加杠杆,负债企高。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披着理财、股权众筹、资管等“金融创新”外衣的非法集资活动一度乱象丛生。

  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市场的“蝴蝶效应”意味着,个体、局部的事件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区域性的风险。

  防范风险,须在风起青萍之末。叶学平认为,首先要防范金融风险,切实将金融资本导入实体经济。其次,坚决刹住地方政府过高举债,禁止以购买服务、担保等形式变相举债,当务之急是分类施策、分类处置,严控增量,消化存量,处置“隐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非法集资活动就像贩毒吸毒一样,必须露头就打。”2015-2016年,我省每年处置非法集资案件200起左右,涉及金额近百亿元,全省相关地区、部门合力治理,化解存案,2017年新发案件数、涉案金额、涉案人数呈现“三下降”,其中新发案件数大幅下降。

  据了解,除化解重点存案外,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打击治理力度,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构建实时预警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

  啃“硬骨头”

  一户一户精准施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经过近3年的精准扶贫,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由原来的572.6万人,降至2017年底的201.7万人左右。2018年,我省计划让104.6万人脱贫,963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28.6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老少边穷等深度贫困地区,多属因学、因病、因灾或缺劳动力致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对特殊贫困人口,该兜底的要兜底,保障标准也应适度提高。”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说,应因户施策,加大资助政策落实力度,不让学生因贫失学;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等。据悉,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将重点用于四大特困片区,对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人口,将因户因人落实救助供养、大病救治、生活兜底保障等。

  对于产业扶贫,邹进泰建议,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在红安,围绕有机茶、红薯、养蜂等产业,推出了“政府+贫困户+银行+市场主体”合作贷款模式,将扶贫资金注入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变扶贫资金为股金,让贫困户变股东,与扶贫产业利益捆在一起,带动上万贫困人口脱贫。

  省扶贫办主任胡超文介绍,2018年的精准扶贫焦点是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我省将聚焦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严格考核问责,建立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等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贫困地区能否后发赶超?“关键是打开思路,唤起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熊义柏说,近年来恩施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民宿2000多家,带动世代受穷的10万余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成为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典范。“驻村一年来,各级检查、考核、填表、暗访不下20次,搞得队员们很紧张,被戏称为‘表哥’‘表姐’。”省直单位一名驻村工作队队长建议,各级各类检查、考核应尽可能合并进行,考核应多看现场,多接触农户。

  省扶贫办表示,将坚决纠正扶贫中的填表报数、作假作秀、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扶贫腐败等问题,统筹整合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污染防治

  动真碰硬打持久战

  “呼吸不到洁净的空气,喝不到干净水,坐奔驰宝马又有什么用?”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的话,一针见血。

  浩浩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为沿江省市最长;鄂西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乃全国重要“粮仓”。生态地位重要,污染防治责任重大。

  湖北污染防治之难,难在污染源多年累积,点多面广;难在既要防控污染,又要保持经济稳中求进。

  去年,宜昌关停沿江化工企业25家。3年内,该市沿江1公里范围内134家化工企业将全部关、搬、转,将影响工业产值上百亿元,GDP一时难以好看。宜昌市表示,以此为契机,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迈进,打造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

  长江大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今年,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单已经明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已透出“强硬”信号:今年起,省里每两年开展一次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聚焦当下,着眼长远。”湖北经济学院孙永平博士建议,深入推进产业、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制度。防治必须从人下手、下重点人的手,建立一套督察、考核、问责有机衔接的传导机制。去年11月,湖北等8省区因中央督察组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共有1140人被问责,其中厅级干部130人,震慑极大。今后应推动环保督查常态化、长效化,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省环保厅有关人士透露,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开展沿江化工企业、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三大整治”;编制湖北省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宜林荒山全复绿,已与厕所革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一起,入列我省三年四个重大生态工程之一;改善重点流域水质,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着力在机动车尾气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减少重污染天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的成果。

  既要补短板更要固底板

  ——四论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湖北日报评论员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重大问题。深沉的忧患意识,高远的战略视野,为全党上了居安思危的重要一课,也为我省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木桶原理”警示我们,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短板补不齐,发展上不去;底板不牢固,时时有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充分准备,周全应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发展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方面指出了诸多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之战,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如果缺乏远见没有“远虑”,那么“近忧”就在眼前;如果只想“一万”不虑“万一”,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手足无措。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我们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增量,积极消化存量,依法处置“隐量”,确保风险可控;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居安思危、周密筹谋、防患未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补短板、固底板,比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更要见担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要求,能不能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感知敏锐,应对措施能不能做到细致周全,检验的是各个地方解决突出问题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能接最烫的山芋,把风险和隐患一个一个排除掉,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的“宽肩膀”才能更有力量。

  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方为上策。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我们就一定能赢得战略主动,拿出与新时代相匹配、同新征程相呼应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编辑: 张卓

湖北打好三大攻坚战 今年准备这样干

打好三大攻坚战,被列为今年湖北改革发展六项重点任务之首。“坚”在哪里?如何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