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拆卸工将卸下的车轮堆放在一起

拆卸工在成堆的旧损单车中搜寻

拆卸现场焊花飞溅

单车拆卸工,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

手持夹剪麻利地拆卸

  1月7日,雨后初晴。

  洪山区渔人码头钓鱼学校附近,4万多辆旧损共享单车,分东西两个场地整齐码放。

  洪山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姜昭霞望着单车说,这些都是城管队员和单车公司从大街小巷搜集而来的,全是淘汰和损坏的单车。

  仅这两个场地,今年3月,将拆卸4万多辆。单车拆卸工由此应运而生。

  此时,焊花飞溅,拆卸下来的车架车轮已成堆码放。8名拆卸工手持电钻和切割机,在车阵中不停地弯腰、抬头,分工协作,忙中有序。

  22岁的周其凡正用电钻,拆卸刹车。他来自四川沪州,当单车拆卸工前,在广东中山市一家电子玩具厂做玩具。

  “朋友说,武汉需要单车拆卸工,我辞职就来了。”周其凡说,比起电子玩具厂流水线作业,更自由,收入也高不少。

  周其凡说,拆卸单车按计件算报酬,现在越做越熟练,一天可拆100辆左右,“如果能够赚到一笔钱,我打算回老家开个小酒馆,然后谈个女朋友,过上安逸的日子。”

  而34岁的夏天成,原是一名开压缩车的环卫工。干上拆卸单车的活后,他是越干越顺手,“刚开始平均10分钟拆一辆,现在不到5分钟。”

  “这个活,蛮自由。”夏天成一边用切割机切割单车部件,一边告诉记者,踏实干下去,养一家5口不成问题。

  天门小伙陈有文,今年才21岁。曾跟随父亲在工地干木工活。去年初,他与父亲回到天门老家,照顾重病的奶奶。不久前,奶奶还是离开了他们。

  “经朋友介绍,才当上了单车拆卸工。”陈有文说,在家闲不住,赚点钱好过年。年后如果还有拆卸单车的活,就接着干下去。

  卸螺丝,取车轮,30岁的吕勇干得十分麻利。他是武汉人,之前曾干销售。

  刚来时,由于不太熟悉拆卸螺丝,感觉腰酸背疼,几天功夫,他逐渐适应,越干越顺手,“这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

  他告诉记者,由于收入还不错,只要有活,他都愿意干下去。

  “我们请来的单车拆卸工,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哈啰出行武汉公司负责人说,哈啰单车2017年3月进入武汉市场,一些单车进入了更新换代的周期。将旧损单车拆卸,可以资源再利用,并更新单车,让市民骑行更舒适。

  “还要十几天时间,哈啰拆卸旧单车1.8万辆。” 姜昭霞说,明年3月左右,摩拜单车也将拆卸2.2万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