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网 > 焦点图

传承——“抬阁”故事中的小演员们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在河南省安阳县曲沟镇,“曲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河南北部影响甚广。网友师艳军的一组照片,较好地反映了上“阁”孩子们的表演生活。

  “抬阁”上的小演员多为3-6岁的孩子,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扮相俊美。据说,上过“阁”的孩子,一生平安幸福,所以孩子、家长都以上“阁”为荣。但,在带给观众快乐的时候,上“阁”孩子的辛苦,也许只有孩子们自己最清楚。

  “曲沟抬阁”据说源自孔子。相传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仁政,途径处于魏国和赵国交界地带的干戈沟(今安阳西部曲沟)时,由于解决了村民的一些问题,所以,在他离开村子时,在当地村民的请求下,改村名为曲沟。临行时,曲沟的百姓对孔子一行依依不舍,村民击鼓敲锣,并将善歌童子抬于高桌之上,放喉高歌,欢送圣人。后来逢年过节办庙会,曲沟人就沿用此法娱乐。因表演者多在高台之上,且以亭阁为道具,所以称“抬阁”。“抬阁”演出时,“阁”前有锣鼓队和秧歌队,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阁”前行,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前来观看,场面蔚为大观。新华网发(师艳军 摄)

来源:新华网  编辑:天天作者:  日期: 2016-03-23 09:10:00
标签:抬阁;铭轩;演员;故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