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山村唱响脱贫歌

2018-07-04 15:46: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7月4日消息 姬庄村位于舞钢市尹集镇西南部,辖6个村民组,336户,1238人,党员56人。全村占地面积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368亩。2016年已脱贫2392人,2017年脱贫123455人,现有贫困户52101人。

     2015年,第一书记张露刚到这个小山村,就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了。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当时张露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大家走上致富路。为确保真脱贫,防止脱贫又返贫,张露和该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一起会同村两委班子商定:脱贫攻坚战,必须实现从贫困到脱贫、从脱贫到小康两步并作一步走的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脱贫。

   “金融扶贫+低保兜底”构建脱贫“双保险”

  入村伊始,张露就和村两委商量把企业带贫和金融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对于因病、因残致贫等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采取公司加农户和贷款入股分红的模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与农商银行结合,将贫困户贷款直接对准扶贫企业入股,每个贫困户每月分红275元。现有贫困户中,有的还享受着“低保”待遇。各种补贴、救助和“分红”加在一起,不少贫困户的可支配收入已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划定的贫困线。目前,通过金融扶贫和低保兜底,已经构建了姬庄村贫困群众脱贫的“双保险”。

  “现在未脱贫的贫困户以无劳动能力和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为主。”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宇介绍, 经过近三年的脱贫攻坚,有意愿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

  “特色农业+中药种植”渐成富民产业

      姬庄村地处山区,有种植香菇的传统产业。20131月,吴自明成立了明兴香菇种植基地。香菇种植用人量大但技术要求不高,只要双手灵活就行,所以,每年他都优先照顾贫困人口来务工,每天收入50元。最忙的时候,合作社里有100多人。吴自明是个热心人,村上有人愿意建棚的他就帮忙,对贫困户尤为照顾。他还进行技术指导,冷库也免费开放给贫困户贮存香菇。贫困户刘伟就是在他的帮带下种植香菇三年而脱贫。

  “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在明兴香菇种植基地如火如荼发展之际,张露和驻村工作队又拓宽致富门路,开始打造多品种、全方位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张露和驻村工作队又拓宽致富门路,开始打造多品种、全方位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几经辗转他们找到了在开封种植核桃的姬金会进行商议,引导其投资300万元在村里的山坡地建设千亩核桃园,同时,又和姬金会商定,如果核桃园需要务工,要尽可能的向贫困户倾斜;贫困户有种植意愿的,无条件帮扶其种植。村里耕地基本流转完毕,而那些边边角角的“四荒”之地也“变废为宝”了。党员王海民利用闲置土地试种中药夏枯草取得成功,目前已种植30多亩;党员张芬试种的中药白芷更是喜获丰收,规模已达到500多亩。

      今年还有个“药赏”双收的种植项目——百合,一开花就效益凸显。“一个多月来,姬庄村半部堂百合种植研发基地的百合花成了香饽饽,不少鲜花店和婚庆公司直接到园里订货,有的一个订单就是几千枝。百合花清洁高雅,观赏性强。盛开季节,游人如织。日接待游人达300多人次,售出百合鲜花近千枝,收益近3000元。百合花还是时蔬佳品,今年,尹集镇及市区30多家酒店饭馆都来订购食材。谈起今年的百合花,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娟喜不自胜,并表示,有贫困户愿意种,我就帮带他。“2016年姬庄首批引进试种的16个品种共十余亩药用百合脱贫项目亩均纯收益两万余元,一举获得旅游赏花、销售双丰收。同时,试种期间,百合种植基地吸收带动周边20余户贫困群众前来务工就业,增加收入4万余元,部分贫困群众还借此掌握种植技术,准备自种。”该市审计局驻姬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顺民说。

  大地为纸,勤劳作笔。三年多的驻村扶贫,让张露感触颇多。她说:“脱贫攻坚好似当年知青的上山下乡,是一次社会资源的再配置,也是我们党实现先富带动后富,一同奔向小康生活庄严承诺的必经之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必须扑下身子沉淀基层,同工作队和村三委紧密配合,共同唱响山村脱贫歌,带着全村群众阔步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通讯员    宇)

编辑: 彭华

山村唱响脱贫歌

2015年,第一书记张露刚到这个小山村,就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了。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当时张露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大家走上致富路。为确保真脱贫,防止脱贫又返贫,张露和该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一起会同村两委班子商定:脱贫攻坚战,必须实现从贫困到脱贫、从脱贫到小康两步并作一步走的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