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农村 > 正文

徐建敏和他的天和王国

2013-06-21 10:14  来源:大河报我要评论 

徐建敏也时常下地和工人一起劳动

今年总部基地轮作种植的新品种——紫麦

天和农业——

  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8部委确认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科学院等5部门确认的“最具成长力企业”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审认定的“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表彰30家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天和农业是唯一一家蔬菜类企业

  □记者 何晖 文 白周峰 摄影

  ■他是一个怀揣着理想、做着英雄梦的人,他的梦想是把河南天和农业做成中国版的“金伯利农场”。哲人说幸福生活和英雄绝缘,而他,把道德上的崇高感和经济上的好收成还捏合得挺好。

  ■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天和农业做到了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而他本人却少有人知,他始终遵循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突然有一天他醒悟了:名气也许就是生产力、就是话语权、就能福泽农人?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应为整个人类谋幸福。

  引子

  黄昏,风软。星子,偶见。不远处有犬吠若隐,蛙鸣在耳畔。

  5月17日晚10点,在位于许昌县将官池镇的天和农场总部基地,已经输了3个小时液的徐建敏自行拔掉针头,换上轻便鞋走出房间。

  他扒拉了一下再有个把月就该开镰收割的紫麦后,开始围着10000亩农场在星夜下转。“除非EMBA有课,除非有必不可少的接待,一般这个时间,都可以在农场找到他……”助理郑真真说。

  一个省人大代表的理想

  【要实现的理想: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生产,把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小农生产方式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5月14日,徐建敏接到了河南省农业厅一份长达5页的答复。同日,在回执上,徐建敏认真地签下了“满意”二字。

  刚刚38岁的徐建敏是河南省人大代表。今年省第12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他提了第283号《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等待答复的过程中,他飞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

  在那里,他与两个留美博士合作从一个台湾人手里买了2000亩一年四季都适合种菜的好地,他把河南天和农场里20多种蔬菜中的芥蓝和菜心以及广东小白菜等12个品种,“拷贝”到了加州农场。

  他说,美国加州住着来自福建、广东和香港、台湾的几十万中国人。

  “事实上,老大是想学美国农业,他一直认为美国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技术比我们先进近100年。”说这话的是徐建敏的弟弟,天和农业负责种植基地生产、销售的常务副总徐建伟。

  据说,马上就从郑州大学第四期EMBA毕业的徐建伟将很快被派往加州农场。但他此行并非狭隘的家族式接管,而是要从技术上对一位留学美国的博士扶上马送一程。“那位有着深厚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才是加州农场真正的头儿。”

  徐建敏姐弟三个,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徐建伟最小。但一直以来,他被弟弟称作“老大”。

  “‘老大’有两层含义:第一,他是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再就是,在我心里,他是个胸襟宽广、视野开阔的人,他总是隐忍、奉献,勇于吃亏甚至是牺牲。”徐建伟说,从小,他就视徐建敏为楷模,连孩童时期与人打架的招式都要效仿。

  “如今,咱更是他的铁杆粉丝。凡老大让做的事情必是理解了执行,不理解先执行,而后在执行中理解。”徐建伟认为自己“有限的见识无法揣测老大无限的智慧。”比如,起初徐建敏让他读EMBA时,徐建伟一万个“拧巴”。此前,他最头大的就是念书,宁可流汗、流血不愿埋头码字。

  如今,美国著名学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他正扳着词典读原版,毕业论文一泻千里交了2.7万字。

  在徐建伟的认知里,徐建敏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结。他在慢慢理解并试图努力学习,好辅佐他哥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生产,把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小农经济上解放出来。

  在第283号议案中,徐建敏“希望加快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他认为“没有土地的集中经营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他痛恨那些“弄虚造假骗取补贴的做法”,他认为那是在“掘祖宗坟断子孙路,是短视行为、鼠目

  寸光……”

  徐建伟说起徐建敏不禁心生酸楚,“过去不懂他,觉得他不切实际,自己闷声挣大钱就是了,现在似乎悟到了他的普世情怀。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能力的人,要想着全人类……”

  5月2日,农业厅就徐建敏的议案给出了答复,送达给他是在5月14日。

  在别人看来,这个答复很官方很套话,徐建敏却不这么看,他悟到了政府要迫切“把这项工作往前推进”的讯息。他说,从事农业生产这么多年,他有从专业角度理清和甄别的能力,他看到了“正在努力”和“已经取得的成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第18~22页说得很具体,要培育、发展、推进100个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组织的力量大于个人……”徐建敏认为自己考虑的只是局部,而“整体的美大于任何局部的总和”。美国电影《怦然心动》的这句台词令他怦然心动。

  他,能等。

  做事、鉴情、察人,他的眼光很“毒”

  【一年内同时向5个省区扩张,所到之处,往往高价拿地,而后斥巨资修路、建厂,将当地百姓纳入天和产业共生链。】

  “眼光,一旦丧失,找都找不回来。”一个令徐建敏钦佩的友人N年以前说过的话,直到他上了长江商学院以后,才弄明白。

  当年,友人是在夸他,而他认为这句溢美之词太过肉麻。如今,这句话常在半夜惊醒他,他说他很怕这种“丧失”。

  徐建敏曾在部队服役4年,1995年转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棉织厂当工人。一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

  即便今天身价过亿,他仍不认为只有吃喝玩乐才是享受,“满足好奇心才是真正的精神愉悦”,他不喜欢一般世俗的那些喜乐,他想折腾。

  他的眼光很“毒”,据说体现在三个方面:做事、鉴情、察人。

  起先他做冷藏车辆改装生意,渐渐地,他认为冷藏运输更赚钱。1999年春节刚过,他便借钱买了一辆冷藏运输车。第二年,他又注册成立“河南冷王冷藏运输有限公司”。

  辉煌时,他的运输车辆达300多辆。

  在许昌,“冷王”的名声很响。

  在业界,“冷王”的牌子很硬。

  变化,发生在2008年。

  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重创了他的运输业。萧条时,只有生产供港澳蔬菜的香港祥利公司还在用他的车拉菜。

  他发现,只有做全产业链才不受制于人。于是,他改行投资农业,把“路上”挣的钱全部埋进了“地下”,从冷王运输转为天和农业。于是,他与规模尚小的香港祥利公司合作,把供港澳蔬菜基地复制到了许昌。

  2009年,天和以长江为界,成立南方事业部和北方事业部,创造了一年内同时向广东、宁夏、陕西、云南、河南等五个省区9 个地市扩张的纪录。所到之处,天和往往高价拿地,而后斥巨资修路、建厂,将当地百姓纳入天和产业链,与天和共进退……

  短短三年,天和已经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眼下,河南天和已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其能量其韵味更使其成为河南农业战线一面旗。

  “一个企业做到国家级龙头至少需要10年,天和农业用3年时间实现了别人10年才能实现的目标。”河南省农业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究其原因,徐建敏提出了“以身相许”说。他认为,天道酬勤。“每天比别人多干三个小时,你的人生就会比别人多出三分之二。对自己热爱的事业要能做到‘以身相许’”。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2012年11月,徐建敏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向国外扩张——以在美国加州拿地为标志,他终于迈出了国际化农业梦想的第一步。

  察人,他的眼光更诡异:得有信仰。“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没有敬畏,就必然导致个人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徐建敏曾经是一个军人,在长江商学院学习后,他发现,学习西方的东西,更多是技术层面。如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吸收,到最后一定是信仰。

  这个发现,使他终于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过去他是“我想要”,而今他选择“我必须”。

  做全产业链才有话语权

  【因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出口食品农产品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天和农业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像无数个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者一样,徐建敏期待自己和天和农业最终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N年以来,他一直在追求话语权。

  做运输时,他以诚信和口碑取胜,伊利、蒙牛、三全、思念等大企业都是“冷王”的忠实客户,他以为他的事业据此便能走很远。“那时候别人上的都是小货柜,我直接上十几米长的大货柜。”

  但,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灭了他全部的幻想。

  “物流就是产业链中最脆弱的中间环节,只要上下游活不好,你永远只能寄生。在上游和下游都没有定价权,危机一来,还没出声就已死掉。”

  从此,“做全产业链”的梦想开始持久地澎湃着他。“每个环节都是我的,质量保证、风险可控。”

  于是,从2009年5月至今,他先后在河南许昌、濮阳清丰;广东惠州、从化、湛江;云南芒市、陕西太白、宁夏银川等地开辟了12个蔬菜基地(注:南方基地轮作时会套种香米、杂粮,北方基地会轮茬种小麦、玉米和花生),推行南北多地域交叉种植和生产基地区域化布局的生产管理模式。

  而呼和浩特、成都、南宁、昆明、长沙等基地的规划和考察正紧锣密鼓。

  他科学种菜决不“靠天收”,他像养孩子一样关心蔬菜的营养和吸收,细到间距必须保持在8~12厘米,有足够的光照能呼吸到足够新鲜的空气;他像嫁姑娘一样扮美蔬菜品相,即便一把芥蓝也一定要做到切口精致,误差不超过1厘米……

  他建大型给水排水设施,他有人工增雨设备。每开辟一地,他都要调取当地10余年的气象资料,收集翔实的天气数据。他利用自有的冷链物流车队进行产品的运输,同时在每个生产基地、销售终端建立最先进的真空预冷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新鲜,最终破了“千里不贩青”的魔咒。

  他种粮食只选择高端健康的麦种、玉米种和花生种子。今年,许昌总部农场轮作和套种的“紫麦”,就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新品种。

  他决不向“农业就是邋遢活”的观念妥协,他的播种机和预冷机清一色从美国、德国进口,他的12个农场全部使用昂贵的自动喷淋,他的菜农不是“力工”是“技工”,他的农场更像个现代化标准件车间……

  他说,农业最怕的就是气候灾难所致的颗粒无收。“跨地域多建基地就是规避风险,科学种植就是规避风险。”在他看来,赢得下游信任只有两条刚性标准:一是质量上乘,二是货源稳定。市场上经常断供,经销商会趁机打压你。

  “做全产业链你才拥有市场话语权。你是个小石子儿,

  他随时把你踢开,你是大石头他就不敢踢你了,他硌脚。”徐建敏一直用这句通俗却又极为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秉承“石头说”,徐建敏用三年时间把天和农业做成了河南省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农场群,他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部实现水利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因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出口食品农产品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头衔,天和农业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农业产业化是徐建敏为天和制定的三大战略之一。

  在经营初期,天和农场的所有种子全部来自以色列、日本和澳大利亚。

  徐建敏说,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仅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再加上毗邻的河北香河总面积,但以色列却有全球最先进的蔬菜种子企业、最有效的科研生产转化机制、最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模式。

  他欣赏日本。在2012年底的企业年会上,他说:“论产品的精细和目标的远见,日本很值得学习。”

  他又很警惕。从第一次购买日本蔬菜种子那天起,他就开始创建河南省绿色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本人很精明,第一次种子成活率很高,如果自己留种以后的成活率会很低。”

  下转A14版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闫磊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