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发行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服从服务大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洪涝灾害和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履职发展、风险防控、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这过程中,农发行始终把信贷基础管理摆到突出位置,坚持制度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手段一起抓,全行信贷基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保证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控信贷风险、规范信贷管理行为发货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资金流面临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金融业将面临不良率以及逾期率上升的风险,究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是不能否认信贷基础管理薄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发行要全面提高信贷管理质量,不仅要在清收不良贷款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信贷基础管理,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信贷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信贷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营效益的好坏,关系到农发行的生存与发展,农发行要完善信贷基础管理、统一思想,扎实推进,强化信贷基础管理应当力求实现“四化”目标。强化信贷基础管理应当力求实现层次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

  一、坚持客户结构优化战略,实现客户管理层次化

  客户的质量决定着信贷资产质量,没有优良的客户群体,就不可能有优质的贷款。目前,农发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增加,很重要的原因是客户群体质量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很难谈得上有好的信贷资产质量。因此,农发行必须坚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分类指引,有进有退,优质客户战略”的发展原则,严格实行客户层次管理,坚持贷款客户动态分类排队和差异化管理,努力调整贷款贷款品种结构、客户结构、方式结构、担保种类结构,从而使信贷结构得以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在客户分层管理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贷款客户分类管理。将贷款客户分为黄金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退出客户四类,及时对贷款客户进行分类,并根据其变化适时调整。就目前而言,黄金客户、优质客户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在农发行贷款是比较有保障,不会出现较大问题,农发行对此类客户还贷能力有信心。一般客户和黄金客户、优质客户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符合农发行支农惠农政策,对服务乡村振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这些企业,农发行在资金上积极支持,帮助其解决生存经营中的资金困难,促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二)完善信贷基础管理制度,淘汰劣质客户。在调整客户结构中,淘汰劣质客户是关键。因此,农发行在争取优良客户金额扶持正常客户的同时,坚决地、果断地淘汰劣质客户,对不符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停止贷款,对资不抵债以及关停企业、不讲信用、逃避债务、恶意欠息的企业坚决停止贷款,逐步降低劣质客户的贷款比重。

  二、强化风险管控,实现信贷操作程序化

  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是我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新常态下,农发行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构建适应新常态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守住风险底限,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的信贷风险。新常态下,化解存量风险的艰巨加大,必须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必须从全局、从战略上研究风险防控问题。在新常态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一)强化提升全面风险防控理念。履行国务院赋予的政策性职能,加快业务发展是目前农发行的主题。但农发行信贷支农、建设新农村,面临着比商业银行更高的信贷风险,所以必须牢固树立全面风险防控意识,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于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的日常工作。要树立和健全“风险管理理念”,即一致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全面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独立性理念,健全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权威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互通性理念,健全信息系统,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二)强化把好贷款“准入关”。在新常态下,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把好客户准入关,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首要关口和关键环节。在客户营销过程中,要提高对客户风险和发展前景判断和识别能力,收集和分析贷前信息,利用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来查询,努力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防止“病从口入”。二是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紧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围绕重点企业及项目优化投向。积极支持风险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涉农产业。

  (二)强化把好贷款“使用关”。强化贷后检查是保证贷款高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开户行要认真执行贷后尽职管理办法,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贷款正确使用。在检查内容上,重点检查贷款用途是否合理、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经济效益是否良好、还款来源是否保证、销售收入是否归行等。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坚持把好执行关,实现检查规范化

  制度执行力是农发行安全合规经营的“生命线”,绝不能有丝毫怠懈,必须真抓实干。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到实处,农发行始终把“检查督办”作为落实信贷基础管理“试金石”。突出重点,定期开展检查督办。

  (一)定期进行风险排查。重点对客户的经营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监控,对企业的资金使用,货款回笼,经营现状,社会性融资,民间借贷,各种抵押担保手续落实,履约能力等进行排查,督促承办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

  (二)定期收集整理信贷档案。信贷档案是农发行信贷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全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法律依据,是银行与客户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同时,定期开展开展信贷档案展评活动,通过信贷档案“展评”这一载体,推动和促进各客户经理把信贷日常基础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坚持突出信贷电子化管理,实现信贷管理制度化

  信贷电子化运用管理是农发行打造现代银行的“必由之路”,必须精通操作,娴熟应用。因此,农发行自上而下都十分注重CM2006信贷管理系统的操作运用与管理工作,明确把CM2006信贷管理作为全行业务工作的重点,进行条线管理与考核,着力提高办贷效率与质量,为业务有效发展和防控信贷风险做好科技服务。在工作谋划和运用落实上。一是注重业务知识培训与辅导,确保每名信贷从业人员“应知应会”。农发行严格按照新的业务操作流程和无纸化办贷要求,为保障实际操作应用水平,减少业务差错发生机率,农发行一方面严格各种信息录入,确保每笔数据采集真实、有效;二是注重系统功能利用与监测,确保各项贷前条件与管理要求落实。农发行充分利用系统功能,对客户信用等级及贷款分类进行评定,若不符合农发行要求,将查明原因并专题处置,通过跟踪监测、对客户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了贷款质量等级向下劣变;为提高系统监测使用效率,农发行及时录入企业各种财务数据的同时,发挥“预警查询”作用,定期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进行查询,并根据提示进行风险分析和处置。同时,农发行还充分发挥“作业监督”等功效,着力把好业务操作规范与贷前条件落实这一“最后关口”,将制度执行力融入到信贷电子化管理系统之中。

  信贷基础管理是农发行业务基础管理的重中之重,信贷基础管理是农发行安全经营的“基石”,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营效益的好坏,关系到农发行的生存与发展。农发行要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重要的是要强化信贷基础管理,确保信贷风险安全。农发行20年多的改革发展之路是探索之路、创新之路、跨越之路,蕴涵着全体农发行人的自强不息、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全体农发行人将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朝着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目标坚定前行,为支持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郑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