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江4月28日消息(记者林韦玮)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民族特色突出。近年来,王下乡借助生态人文发力,高水平打造“黎花里”项目,发展旅游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成为海南乡村振兴“样板”。

王下乡美景 (央广网发 符武平 摄)

王下乡面积345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山多地少的环境,让这里的村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这么点水田让他们种植的水稻只能自给自足,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割种在山上的橡胶去卖。

俗话说“靠山吃山”,王下乡的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吃山”——上山打猎,砍树种山兰稻。然而,这种吃穿用住几乎全仰赖大山供给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到2006年,王下乡森林覆盖率仅55%,且村民的脸上依然写着“穷”字。穷到什么程度?家住大炎村委会浪论村的韩小春回忆说,当时她们一家7口人还挤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家里经济收入少得可怜,“勉强能喂饱肚子”。

改变,发生在2007年。当年,王下乡在海南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民们都拿到了相应的补偿款。很快,拿到手的“真金白银”,让村民们开始丢弃传统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全民守林、全民护林也渐渐成了一种自觉行动。

王下乡民宿 (央广网发 符武平 摄)

2018年底,王下乡获评全国第二批、海南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为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双双“增值”,昌江黎族自治县进行了一次探索实践——以建设“中国第一黎乡”为目标,将平面规划向立体空间规划全面延伸,打通王下乡村与村之间的地域界限,打破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壁垒,将全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一体化布局,绘制出了“黎花里”这幅乡村振兴的“立体蓝图”。

得益于“黎花里”项目开展后带来的改变,现如今,韩小春一家搬进了政府帮忙修建的新房,自己就在家门口的民宿里上班,每个月光工资就有3300元。“短短几年时间里,村子从破败不堪逐渐蜕变成如今的美景,每天还能看到各地来的游客,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民宿工作的韩小春 (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别看我们现在的环境打造得还行,但在2019年前,游客来王下乡游玩,连个吃饭的饭店都没有。”王下乡人大主席郭恒瑞说,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截至目前,“黎花里”项目一、二期已经建设完成。以洪水村、三派村、浪论村三个村子为例,项目实施前,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和割胶,项目实施后,民宿、农家乐及林下经济种植等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部分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大学生返乡就业。

“戏台”搭好后,登台唱戏的主角非村民莫属。2021年年初,三派村村民林爱花带着儿子、儿媳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虽然门外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但林爱花在王下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将农家乐的就餐环境布置得有模有样,摆上了牛皮凳、黎锦、藤编等黎族特色物件。林爱花说,店里最忙时曾一天接待过17桌客人,这让她顺势而为,卖起了芭蕉、蜂蜜、牛大力等本地特产,真正在家门口吃起了“旅游饭”,成了王下乡小有名气的致富创业带头人。

林爱花正准备去拿食材给顾客做菜(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见有甜头可尝, 这让大伙热情高涨——从开农家乐、办民宿、卖特产、表演歌舞,到在村里的民宿、餐厅、种植基地务工就业……王下乡的村民们以各种形式自发参与到“吃住游购娱”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中,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力量。村民们的人均收入,也从2019年的8000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近20000元。

郭恒瑞介绍,随着“黎花里”项目实现稳定运营,王下乡正稳步推进项目三期工程建设,主要侧重于黎族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及黎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希望通过我们的打造,让更多的人走进王下乡,了解黎族文化、王下文化,倾听黎族故事、王下故事,在一体化布局下真正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让王下乡的绿水青山永续发展,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编辑:钟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