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5月6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周晓舟)近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推出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慢火车”提质工作措施,通过打造标杆公益性“慢火车”、巩固公益性“慢火车”品牌打造成果、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完善“双站长”制、开展路地共建座谈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公益性“慢火车”质量服务,积极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哈尔滨铁路深化公益性“慢火车”服务提质(央广网发 宁国军 摄)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扎实推进与公益性“慢火车”途径区域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共建机制,积极推进“双站长”制,目前,黑龙江省林口、汤原、乌伊岭等地区运行的公益性“慢火车”沿线216座车站和乘降所已实行“双站长”制。公益性“慢火车”“双站长”是指地方站长和铁路站长共同负责站内外环境、基础设备设施改善维护、站内外治安联控、安全宣传和服务,努力满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群众出行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地方站长由公益性“慢火车”停靠站沿线村镇领导兼任,铁路站长由公益性“慢火车”停靠站的本站站长担任。这是继铁路沿线外部环境联合整治“双段长”制之后,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围绕公益性“慢火车”的又一次牵手合作,也是启动公益性“慢火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不断提高公益性“慢火车”服务保障能力(央广网发 贾铁军 摄)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不断细化完善公益性“慢火车”提质措施、服务策略、开行方案,持续做好安全管理、客运组织、设备维护、旅行服务等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积极听取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公益性“慢火车”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截至1月底,公益性“慢火车”已基本完成空调车体升级改造工作,沿线旅客告别了冬天烧煤取暖,夏天风扇纳凉的“老绿皮”时代,与此同时,铁路部门对“慢火车”沿线车站站舍、站台、雨棚、照明、卫生间、饮用水、取暖等基本服务设备设施进行完善升级,结合技术改造、大修规划,积极推进落实。

公益性“慢火车”主要运行在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央广网发 原勇 摄)

为提升“慢火车”品牌形象,铁路部门计划打造三趟标杆公益性“慢火车”,开展主题车厢内部装饰,设计内容包含红色之旅、助工惠农、裕民大集等9节主题车厢,摆放农产品展示托盘、娱乐棋牌、学生读物、播放民族特色歌曲和音乐,进一步丰富沿线百姓的旅途文化,在车厢内发布就医、务工、农产品等特色揭示信息,方便旅客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利用站车资源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公益性“慢火车”主要运行在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以服务沿线乡村群众出行、赶集、通勤、通学、就医等为主。穿越黑土地的公益性“慢火车”,全程运行距离最远达923公里,硬座票价最低仅1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规模开行,开行历史最久的列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成为沿线群众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

编辑:庞淼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