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3月15日消息(记者唐志强 通讯员马琼)“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哪些消费陷阱常会遇到?哪些消费问题值得关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桂林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就近期消费热点问题如预付卡、一站式装修、激将法购物等多领域存在的消费“陷阱”,发布最新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群众消费前仔细甄选。

  谨防预付式消费“陷阱”,安全理性消费

  近期,12315中心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健身会所办理会员卡后,办卡门店突然暂停营业,消费者申请退回预付款项,却遭拒绝,被告知只能转到其他店面或商家合作伙伴的店面使用,出现“办卡容易退卡难”的情况。

  随着人们对生活便捷的追求,预付式消费备受青睐。但在预付费消费行为中出现经营服务缩水、门店关闭跑路、服务质量不达标、个人信息泄露、预付金无法退还等问题,易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12315中心提示消费者在办理各种预付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谨慎选择商家。要选择资质全、信誉度高、经营状态好的商家。二是要理性消费。按实际需要来办理预付卡,尽量避免办理大额充值,不盲目冲动消费。三是要签订合同。书面协议写明条款,看清合同内容。特别注意是否出现“本卡一经售出不予退款”、“所有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等霸王条款。四是索要发票。妥善保管好发票或消费凭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装修行业套路深,消费多加甄选

  近日,12315中心接连接到消费者反映与桂林某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全屋装修协议,交付了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的装修款,包括设计、装修等服务,可是房子装修有些只做了水电,或装修到一半。春节后,消费者发现这些情况,却联系不上商家,装修公司突然关门跑路,出现装修烂尾,让消费者很糟心。

  针对市民在装修过程中遭遇不法装修队或装修企业,以及一些虚假宣传、不守合同、拖延工期,甚至“关门跑路”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12315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是谨慎选择家装公司,如果没有把握,可以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二是相关承诺要白纸黑字写进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公司公章,保留好付款凭证;三是及时跟进装修进度,多进行现场查看,发现商家有异常行为,及时维权,谨防装修“套路”。

  警惕“诚意金”购物陷阱,消费不图便宜

  有消费者反映每逢节假日,在广场、十字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些打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背景图的简易广告宣传台,免费赠送洗衣液、雨伞、毛绒玩具等小物品,吸引不少群众围观,销售人员循序渐进地通过语言激将法诱导消费。所销售的产品既没有配件说明,也没有产品使用说明,消费者事后通过对比,实际价格也就三四百元。

  在此,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要理性消费。尤其是非固定性场所举办的宣传促销活动,更要谨慎购买。如果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免费赠送的所谓“甜头”吸引,在现场火爆的销售氛围下冲动消费,所以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需妥善保存合同、发票、购物凭证等相关消费证据。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拔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APP、12315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等进行线上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呼吁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筑牢安全底线,守法诚信经营,让我们共同“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