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7月15日消息(记者黄月芬)幕起,一对提着行李箱的恋人缓缓走来,女主角佟家玲在上海火车站为她的爱人耿大可送行。

  1958年,为响应党中央援建广西工业号召,耿大可告别佟家玲,与一批上海青年工人和技术人员南下柳州。从此,他们的命运伴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柳州工业历史起起伏伏。

  《致青春》演出场景(央广网发 李娴摄)

  7月13日,由著名导演张继钢执导,著名青年歌唱家王凯、常思思和陈莹领衔主演的广西首部大型工业题材音乐剧《致青春》剧场版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致青春》作为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的重点项目,历时三年精心制作,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与奋斗历程,是追溯工业乡愁、唤醒老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的历史交响。

  演出场景(央广网发 李娴摄)

  “废弃工厂的车间,冰冷废旧的机床,引起了我巨大的工业乡愁,再次触碰那些冰冷的机床,似乎可以听到那些年轻人的笑声和来自南方的吴侬软语,仿佛看到了那一代青年的火热青春。”2019年,导演张继钢来到柳州采风,在废旧车间里找到了这部工业题材剧的创作灵感。

  “祖国哪里需要,他们就去哪里。那个年代的青年,首先想到的是祖国,想到的是民族,他们是我们中国青年的榜样。《致青春》致敬的就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的火红青春。”张继钢说。

  演出场景(央广网发 李娴摄)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的作品,如何才能讲出有温度的故事呢?音乐剧《致青春》把工业的力量感和工人们的儿女情长相互交融在一起,塑造出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经典形象,把工人的奋斗、伤感、困惑、抉择融入到柳州工业建设的历程中,把钢铁的硬度融化在情感的温度里。

  一封封书信像一根线贯穿整部剧,体现了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柳州工业历史,书写了一代人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和情感纠葛。

  以戏剧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表现手段,音乐剧《致青春》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品味,运用电影桥段式的构成方法,采用多点位多角度多时空同时叙述,架构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情节。“演员们舞台上载歌载舞、激情迸发,整个剧同时融入了民谣、宣叙调、咏叹调等多种音乐元素,很接近90后、00后年轻人的口味。”张继钢说。

  暮年的耿大可和佟家玲重逢(央广网发 李娴摄)

  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凯用扎实的唱功与情感真挚的演技将耿大可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征服了在场观众。他曾演绎了十几部经典的歌剧作品,对于此次跨界参演音乐剧,他说:“这次演出给我的感觉很爽,戏剧表演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即使没有音乐、没有台词,也要通过动作和表情来征服观众。”

  陈莹被誉为龙城“百灵鸟”,她在剧中饰演柳飞燕是一位天真无邪、热情奔放的苗家妹子。作为一个柳州人,她希望作品能够走向全国,向观众传递一个热情好客、敢为人先的柳州形象。

  张继钢导演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央广网发 李娴摄)

  当晚,音乐剧《致青春》在观众一阵阵热情的掌声中谢幕,接着举行音乐剧《致青春》(剧场版)全国巡演100场签约仪式。音乐剧《致青春》演出单位柳州市艺术剧院与北京中艺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了音乐剧《致青春》(剧场版)全国巡演100场的签约,这标志着音乐剧《致青春》(剧场版)正式开启全国巡演的大幕。音乐剧《致青春》将在全国各大剧院和观众见面,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为支援建设柳州工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编辑:唐志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