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甘肃分网

首页 | 中央台记者看甘肃 | 甘肃要闻

 首页 > 甘肃分网 > 名家书画

3项世界级文化遗产亮相甘肃省博

2010-12-30 17:20   来源:兰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普米族韩规经

 

民间艺人现场操作传统织布机

  中广网兰州12月30日消息 12月26日,“彩云之南——云南民族民俗风情展”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开展,263件精美绝伦的展品在独具匠心设计的展厅里精彩亮相,其中包括非常珍贵的云南3项世界级文化遗产代表性展品。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56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境内就有52个民族,有5000以上人口且分布范围固定的就有26个民族。其中白族、纳西族、佤族、景颇族、基诺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布朗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傣族、德昂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据了解,在此次展览中共有22个民族的263件(组)文物亮相,都是从云南民族博物馆里精选出的具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馆藏品,整体展览由实物展览和民俗表演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实物展览分为传统民族服饰、民族宗教用品、生产生活用具、民族乐器四部分,充分展示了傈僳族、哈尼族、瑶族等20多个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风情。

  原生态艺人与观众现场互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云南的民族民俗风情,此次展览中还特地推出了现场民俗表演,来自云南的民间艺人将东巴经文书写、民族乐器表演、手工银器制作等带进了博物馆,他们穿着民族服饰在展厅前进行现场表演,观众们零距离的感受着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现场的人们在生动的交流与互动中流连忘返。

  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裕昌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与我馆其他展览不同,我们专程邀请了来自云南的原生态艺人为大家表演,这种展品与传统技艺同厅亮相的形式在省博物馆展览历史上还是首次,这种创新在本次展览中深受市民喜爱,在提升陈展互动效果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厅工作人员变身“移动展品”

  在展厅里,除了精美的展品外,现场更有身穿民族服饰的4男4女引起了参观者们的极大兴趣,纷纷上前合影留念,还不停的有人询问着民族服饰穿戴中的讲究和学问,这些“移动的展品”穿梭在人群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本次展览的设计者、省博物馆陈展部主任那拉介绍,这次展览的整体构想和设计不仅是为了衬托展品,更是要把心灵的感受展示出来,极具风格的墙景与展厅就是为了让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般走进了云南。为了提升展览的整体民族文化意境,还特意让展厅里的8位工作人员穿上了傣族、白族等各种民族特色服饰为观众服务,此举在省博建馆以来尚属首次。

  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最大亮点

  记者了解到,此次最吸引人的当属纳西族东巴文化和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等3项世界级文化遗产在展览中的亮相,这些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展品点缀在展览之中,其造型丰富、工艺精湛、色彩斑斓、风格独特,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具有非常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令参观者惊叹不已。

  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起国庆告诉记者:“尽管民族特色展览首次来到甘肃,但是这次在省博的展出却是我们有史以来感到规格最高、设计最完美、环境最具特色的一次,因此我们也提供出了最丰富、最珍贵的馆藏文物。这些展品背后蕴藏的文化有的还在传承,但相当一部分也已濒临消失的危机,亟待抢救和保护。这次展览既是一扇专为甘肃人民开启的全面、直观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记者 李超

责编:岳菲菲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