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右二)、江门市长刘毅(左一)接受“国家森林城市”授牌。
央广网广州10月10日消息(记者 郑澍)10月10日上午,2017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承德召开,会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佛山市、江门市等19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江门市长刘毅分别代表佛山和江门正式接过“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牌匾。
随着佛山、江门正式加入“国家森林城市”队伍,广东已有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7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佛山
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6.3%
南海区百家亲子植树 潘庆基摄
自2013年开展“创森”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有力抓手,以项目落实推动“创森”落地,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达86.15亿元,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4.16%提升到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升到14.67平方米,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如期实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五年的“创森”努力,使佛山初步形成“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既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了市民福祉,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增创了发展新优势,得到市民广泛认可。绿化建设连续多年成为佛山市民满意度最高的项目,市民对“创森”工作的支持率、满意度均超过97%。
江门
城乡居民出门“500米见园”
蓬江河两岸 作者:林素芬
早在2012年,江门就启动了“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森林城市建设序幕。经过多年努力,江门走出了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创森”之路。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江门带来生态、社会和经济的三重效益。自2013年以来,江门全市新造林45.65万亩(其中碳汇林16.65万亩)、封山育林4.43万亩,平均每年新增造林率达0.8%;市域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52.04%提升到去年的53.72%(不含湿地面积);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公园共916个,各类绿道2082公里,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构思,市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生态质量显著提升。
“创森”期间,江门全社会还形成了浓郁的“创森”氛围。通过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每年超过100万人次参加“公益植树”、“认种认养”等活动,义务植树300多万株。通过搭建“互联网+林业”宣传平台,实现全民随时随地了解“创森”工作。通过开展市花送市民、“创森”骑行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创建氛围。
广东“国家森林城市”已达7个
随着佛山、江门正式加入“国家森林城市”队伍,广东省已有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等7市已先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深圳、中山正稳步推进创森工作。汕头、梅州、茂名三市加快了创建步伐,潮州、阳江等两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也已获得国家林业局备案。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致力构建绿色生态宜居家园,特别是2012年启动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以来,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率先提出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力争到2018年,珠三角9市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广东省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批准珠三角地区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
(内容来自“广东林业”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