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工作室里雕刻龙头的张伟潮(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央广网广州6月1日消息(记者官文清)从广州黄埔区怡园新街拐入下沙大街巷口,穿过几幢楼房后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风水塘”,岸边映衬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岭南古祠堂,最左边的世贤张公祠旁,便是“85后”龙头雕刻师张伟潮的工作室。

张伟潮是广州为数不多的年轻龙头雕刻师(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张伟潮是广州为数不多从事龙头雕刻的年轻人,也是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一个极具岭南风韵的龙头带着水花跃出水面,这正是张伟潮的作品。

  记者来到张伟潮工作室已是下午四时许,刚在黄埔区小学线上直播完非遗特色课堂的张伟潮,回到工作室后便继续拿起刻刀,赶制龙舟龙头、龙尾订单。

手工制作龙头是甚为复杂的细致活,图为张伟潮在进行开料(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端午临近,张伟潮加班加点后,终于有望提前交付雕刻8个新龙头、修复9个旧龙头的订单。巨大的工作量使得他的工作时间亦逐渐拉长,半个多月以来经常忙至凌晨四点才收工。

  “我的孩子就睡在隔壁的屋子里,但我已经很久没在晚上陪他睡过觉。”张伟潮苦笑道。

  即便和记者在聊天,但张伟潮的手却未曾停下。只见他左手执刻刀,右手拿着锤子轻轻敲打,一片片木屑从樟木块脱落并四处飞溅,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散发出阵阵清香。原本方方正正的木头,亦逐渐开始显现出龙头的形状。

粗雕是大刀阔斧的过程,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决定了整个龙头的大致轮廓(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在广州,扒龙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千百年的传承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龙舟竞渡前,村民们先要把船身从水下起出,再将龙头龙尾装上,恢复其往日威风。对于一艘龙舟来说,龙头、龙尾就是它的“灵魂”。

  作为“灵魂”之所在,龙头和龙尾是可拆卸的独立部件,常年放在祠堂进行供奉,端午节前才会“请”出来镶嵌在龙舟上。手工制作龙头是甚为复杂的细致活,要经历设计、选木、开料、勾画、雕刻、打磨、上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

粗雕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在张伟潮看来,设计是龙头雕刻的最难阶段,因为每个龙头都是定制的,需要调研了解村落的文化习俗,将村落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才能做出一个有温度的龙头。而龙头华不华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代表一个村落的精神文化。“所以每次制作前,我都会挖掘这个村落的故事,用造型、颜色和线条将他们的文化融入进去,保证做出来的龙头不会‘撞脸’。”

  进入制作阶段后,一个龙头的制作周期往往十来天左右。一块方方正正的香樟木,先通过开料切割走多余的部分,接着经过粗雕和细雕两个步骤后,龙头便基本成型。

细雕会将龙头的轮廓、线条等进行细节化(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粗雕是大刀阔斧的过程,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决定了整个龙头的大致轮廓,因此每刀下去都要心中有数,保证龙头的眼睛、牙齿等形状和龙头的神态是自己设计的那个模样。”

  而在雕刻结束后,还需经历打磨、上漆,并装上舌头、龙珠等装饰品后,一个龙头才算正式完成。

细雕会将龙头的轮廓、线条等进行细节化(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对于张伟潮而言,时代在变,审美在变,但龙头要表达的文化本质不变。随着他的声名远播,一些海外华侨华人也专门找他制作龙头,想把家乡的文化带到生活的地方。

  虽然端午即将到来,意味着雕刻制作龙头可以告一段落,但张伟潮的工作却没有停止。“现在参与扒龙舟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少,我有义务去推广龙舟文化,让年轻一代感受到龙舟文化的魅力。”

  为了弘扬龙舟文化,张伟潮不但开始尝试直播,通过网络向网友讲解龙头、龙尾雕刻技艺;还走上讲坛,在黄埔区多家小学开展非遗特色课堂,让更多孩子们从小了解本土的龙舟文化,体验乡土民情,在看见、了解和亲身感受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张伟潮正在对龙头进行细雕(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细雕将赋予龙头更多细节(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细雕结束后将对龙头进行打磨(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通过打磨能使龙头更加光滑有质感(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经过打磨后的龙头,背景是龙头雕刻制作需要的部分工具(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张伟潮正在对一个旧龙头进行修复上漆(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张伟潮正在对一个旧龙头进行修复上漆(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对“85后”龙头雕刻师张伟潮而言,推广龙舟文化已变成一份责任。图文张伟潮雕刻的龙头(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编辑:张胜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